[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模组用导光模块及其制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42511.0 | 申请日: | 201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2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葛伟新;周文立;李济常;吴龙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丰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B5/02;G02F1/13357;F21V8/00;F21V5/08;B32B5/00;B32B37/06;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王美华;任晓岚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用导光 模块 及其 制造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用导光模块及其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面板(LCD面板)由于其厚度薄、质量轻且携带方便、低辐射的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监视器、笔记型电脑、数码相机及投影机等具成长潜力的电子产品。背光模组是LCD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LCD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
背光模组主要由光源、灯罩、反射板、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及定位框等组件组装而成,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导光板后将线光源分布成均匀的面光源,再经扩散片的均光作用和棱镜片的集光作用形成均匀、高亮度的光线。
现有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扩散片、棱镜片大多是分别成形后叠装组成的,四周由定位框封装固定(见附图1)。由于膜层贴合不紧密,相邻膜层间有空气层,光线在导光板、空气、扩散片、空气、棱镜片之间存在有4个界面,都要发生折射、反射,造成光线传输损失较大;同时由于膜层间贴合不紧密,模块整体厚度无法减少,不能满足当前对液晶显示器超薄的要求;而为了加强膜层间的贴合度,需要改善各膜层的平整度,提高膜层价格,不能有效降低整个背光模组的成本。
CN200410082569公开了一种导光板模组的制备方法:准备好导光层、扩散层、棱镜层的材料,分别装入不同的料斗内;将备好的材料以挤出机分别加热熔融后,喂入共挤压模头挤压成型,得到三层一体热熔片状胚料;通过棱镜刻纹压出棱形纹。该方法要求所有材料必须有一定的相容性;同时各层分布由于温度不同、流速不同、粘度不同造成流动状况不一致,厚度分布差异化,无法均匀控制各膜层的层厚,层厚不均匀性导致无法形成均匀、高亮度的光线,无法满足背光模组的光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背光模组用导光模块膜层贴合不紧密、光线利用率低、厚度 与成本难以降低、各膜层厚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用导光模块及其制造设备和制备方法,使用该设备及方法能一体化制备导光模块,且制得的导光模块各膜层贴合紧密、光线利用率高、厚度与成本有效降低、各膜层厚度均匀,可形成均匀、高亮度的光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用导光模块,由导光板、扩散膜层、光学透镜膜层组成,特征在于三层膜贴合紧密,不存在空气层,导光板上所覆每层膜厚度均匀度可在50微米以内。此处均匀度指膜层最厚处与最薄处厚度之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用导光模块的制造设备,由3个热压辊在垂直方向依次排列,相邻两个热压辊相向旋转,中间热压辊2表面有锯齿状或者波浪状等微结构,其他两个热压辊1、3表面光滑,热压辊组一侧有导光板挤出模头4、扩散层放卷机构5和光学透明膜放卷机构6。
作为优选,光学透明膜放卷机构6输送的光学透明膜与热压辊2接触点附近有加热装置7,加热装置7将光学透明膜加热至粘弹态并与微结构热压辊2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用导光模块的制备方法:导光板从挤出模头4挤出,输送至热压辊1与热压辊2切线处,预成型的扩散膜由扩散层放卷机构5输送至紧靠导光板的位置,预成型的光学透明膜由光学透明膜放卷机构6输送至紧靠扩散层另一侧,光学透明膜被具有微结构的热压辊2挤压出有锯齿状或波浪状微结构表面的光学透镜膜,导光板、扩散膜、光学透镜膜被热压辊1、2复合成一体的导光模块8,导光模块8继续输送至热压辊3与热压辊2切线处,进行第二次复合即得成品背光模组用导光模块。
由于导光板、扩散膜、光学透明膜在复合前都是预成型的,因而能有效控制各层的厚度及均匀度,形成均匀、高亮度的光线。
作为优选,光学透明膜放卷机构6输送的光学透明膜与热压辊2接触点附近有加热装置7,将光学透明膜加热至粘弹态并与微结构热压辊2紧密贴合,有利于在热压辊2的挤压下光学透明膜形成锯齿状或者波浪状微结构的的光学透镜膜,使微结构光学透镜膜更好地发挥集光作用。
作为优选,加热装置7的温度为100-200℃。温度太高或者太低光学透明膜都不易维持粘弹态,而非粘弹态不利于光学透明膜层与扩散层的结合,也不利于光学透明膜层表面微结构的压制成型。
本实用新型方法制备的导光模块一体化成型,各膜层贴合紧密、光线利用率高、厚 度与成本有效降低、各膜层厚度均匀,可形成均匀、高亮度的光线。
附图说明
图1现有背光模组的部分构件分解图
图1中:1、导光板,2、扩散片,3、棱镜片,4、定位框。
图2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用导光模块的制造设备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丰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丰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425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螺旋形不锈钢保护套的光纤微管
- 下一篇:一种菲涅尔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