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环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6233.8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3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乐曼科技有限公司;德国思派安德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4 | 分类号: | A61B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锯,特别是一种使用寿命长的新型环锯。
背景技术
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时,在椎间盘脱出的情况下,为了使工作通道安全到达脊柱腔,需要使用环锯旋转去掉小关节远端增生的骨质和部分上关节突起的部分扩大椎间孔,使脊柱内窥镜的工作通道到达脊柱腔,使用手术器械摘除疝出的髓核组织,达到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环锯的锯齿均采用图6中所示的结构,齿与齿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在使用中医生发现,传统的环锯使用寿命短,在长期使用后锯齿很容易从根部断裂,一旦锯齿发生断裂那么掉下来的齿就会掉落在人体内,这样会给病人带来生命危险,医生还需花费时间将断裂的齿取出,不但会影响手术的进度,还会增加手术的风险性,而且环锯的造价较高,如果经常更换新的环锯增加医院的支出。
另外,传统的环锯锯杆上没有刻度,医生在进行手术时,无法准确的判断环锯插入人体内的长度,在使用环锯时需要特别谨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环锯,它具有锯齿不容易断裂,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而且能够提高锯齿的韧性,并且在手术时医生能够清楚的了解到环锯插入人体内的长度,有效降低手术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环锯,包括锯杆、锯齿和手柄,锯齿设于锯杆的一端,锯杆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头,手柄上设有与连接头相配合的连接槽;锯齿上任意相邻两个齿的连接处为圆弧形。将齿与齿的连接处设计成弧形一方面可以增加齿的韧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齿的断裂,即使齿发生弯曲也不会从锯杆上脱落,有效保护病人的安全,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前述的这种新型环锯中,锯杆的外壁上设有刻度,且刻度上标有相应的刻度值。在锯杆上设置刻度可以让医生清楚的了解到环锯插入人体内的长度,便于更好的控制环锯的切割量,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前述的这种新型环锯中,锯齿的顶端为“0”刻度。
前述的这种新型环锯中,手柄上的连接槽的截面形状为五边形。采用五边形设计可以使锯杆与手柄结合的更加牢固,防止锯杆在使用中发生晃动。
前述的这种新型环锯中,锯杆和手柄上均设有工作通道。
前述的这种新型环锯中,锯齿上的齿均向顺时针方向倾斜。
前述的这种新型环锯中,锯齿上的齿均向逆时针方向倾斜。采用这种倾斜的锯齿可以使环锯在使用时向单一方向旋转时切割,向相反方向旋转时则不切割,在环锯取出人体时可以有效防止环锯伤害到人体内的其他器官和组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将齿与齿的连接处设计为弧形,有效提高了锯齿的韧性,而且环锯在长期使用后锯齿即使发生变形也不会从锯杆上脱落,有效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性,解决了传统环锯锯齿易断裂的问题;
由于在锯杆上增加了刻度,医生在使用环锯时随时可以看到环锯插入人体内的长度,便于手术的操作,降低手术的风险性。
由于将连接头和手柄上的连接槽设计成五边形,这样能够提高锯杆与手柄之间连接的牢固性,解决传统环锯在长期使用后,锯杆容易晃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向逆时针方向倾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锯齿向顺时针方向倾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手柄上设有五边形连接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锯杆和手柄上均设有工作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传统环锯端部锯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锯杆 2-锯齿,3-手柄,4-连接头,5-刻度,6-连接槽,7-工作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环锯,包括锯杆1、锯齿2和手柄3,锯齿2设于锯杆1的一端,锯杆1的另一端设有连接头4,手柄3上设有与连接头4相配合的连接槽6;锯杆1的外壁上设有刻度5。锯齿2的顶端为刻度5的“0”刻度。
如图2所示,锯齿2上任意相邻两个齿的连接处为圆弧形,且每个齿均向逆时针方向倾斜。
如图4所示,手柄3上的连接槽6的截面形状为五边形。
如图5所示,锯杆1和手柄3上均设有工作通道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乐曼科技有限公司;德国思派安德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乐曼科技有限公司;德国思派安德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6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综合控制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