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隐式环路环形热管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3196.5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9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宇;张敬;田会莉;王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H01L23/427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雷速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路 环形 热管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电子行业中的大功率整流装置半导体元件的散热器,具体说是一种隐式环路环形热管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大功率环形热管散热器如图1,一般都是有散热器型材1、蒸发管9,冷凝管7及跨接管8组成,蒸发管和冷凝管之间通过及跨接管8形成回路,然后通过抽取真空装置将管路中的空气抽出,并注入工作液。工作液便在由蒸发管、冷凝管及跨接管构成的环形回路中循环,通过蒸发冷却将热量由发热元件传递到散热器的翅片,进行散热。由于现有散热器中蒸发管、冷凝管及跨接管均为铜管,而散热器型材为铝型材,散热器铝型材与铜管之间存在接触热阻和机械应力,影响了传热效率,并且加工工艺复杂,材料成本也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直接在型材内成型蒸发腔体和冷凝腔,并通过跨接腔形成回路,只需要一种型材,而且消除了管体与型材之间的接触热阻和机械应力,加强传热效率的隐式环路热管散热器。
所述一种隐式环路环形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型材体,其特征是:在型材体内部设有蒸发腔和冷凝腔,蒸发腔与冷凝腔之间通过跨接腔连通形成环形回路,在型材体上设有可抽取型材内部腔体中的空气并 向腔体内注入工作液的密封式真空抽取和注液孔。
所述蒸发腔与冷凝腔可由多个直通式腔体并联,经跨接腔连接形成日子形或多个相互连通的环形或多个单独环形结构。
所述蒸发腔与冷凝腔可由多个直通式腔体并联,经跨接腔连接形成双日子形结构。
所述冷凝腔设置在型材体靠近外侧的位置处,蒸发腔设置在型材体靠近内侧的位置处。
所述散热器型材体内的环形回路为多个单独环形结构时,在每个单独的环形回路腔体外部设有一个可抽取环形腔体中空气并向环形腔体中注入工作液的密封式真空抽取和注液孔。
所述散热器型材体内的环形回路为双日子形结构时,在每个单独的日子形回路腔体外部设有一个可抽取腔体内空气并向腔体内注入工作液的密封式真空抽取和注液孔。
本实用新型取消了构成环形热管散热器环形回路的铜管,直接在散热器型材内部形成蒸发腔、冷凝腔,并通过跨接腔形成回路,让热管的工作液在散热器型材内腔中循环。消除了散热器铝型材与铜管之间的接触热阻,解决了散热器型材与铜管之间的机械应力问题,提高了散热效率,优化了工艺,减轻了自重,并大幅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环形热管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回路为双口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的环形回路为双日子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型材体,2-蒸发腔,3-冷凝腔,4-跨接腔,5-真空抽取和注液孔,6-工作液,7-冷凝管,8-跨接管,9-蒸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2、3所述一种隐式环路环形热管散热器包括散热器型材体1,其特征是:在型材体1内部设有蒸发腔2和冷凝腔3,蒸发腔2与冷凝腔3之间通过跨接腔4连通形成环形回路,在型材体1上设有可抽取型材内部腔体中的空气并向腔体内注入工作液的密封式真空抽取和注液孔5。
所述蒸发腔2与冷凝腔3可由多个直通式腔体并联,经跨接腔连接形成日子形或多个相互连通的环形或多个单独环形结构。
图3中,所述蒸发腔2与冷凝腔3可由多个直通式腔体并联,经跨接腔4连接形成双日子形结构。
所述冷凝腔3设置在型材体1靠近外侧的位置处,蒸发腔2设置在型材体1靠近内侧的位置处。
所述散热器型材体内的环形回路为多个单独环形结构时,在每个单独的环形回路腔体外部设有一个可抽取环形腔体中空气并向环形腔体中注入工作液的密封式真空抽取和注液孔5。
所述散热器型材体内的环形回路为双日子形结构时,在每个单独的日子形回路腔体外部设有一个可抽取腔体内空气并向腔体内注入工作液的密封式真空抽取和注液孔5。
本实用新型取消了构成环形热管散热器环形回路的铜管,直接在散热器型材内部形成蒸发腔、冷凝腔,并通过跨接腔形成回路,然后 通过散热器的真空抽取装置和注液装置从密封式真空抽取和注液孔中向腔体内注入工作液6,再进行密封二次成型压装元件的平面,使其具有光洁度、平整度,可以保证功率元件有效的接触。散热器外表面整体会做发黑处理(阳极化或着黑色电泳涂覆工艺),提高热效率,然后根据元件及扣件结构设计安装孔及汇流母排连接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江三峡能事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31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拐弯射击枪用周视观瞄系统
- 下一篇: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