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羽毛球专用人工羽毛及羽毛球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2843.0 | 申请日: | 2011-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7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雪燕 |
主分类号: | A63B67/18 | 分类号: | A63B6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羽毛球 专用 人工 羽毛 | ||
1.一种羽毛球专用人工羽毛,包括羽片(11)和羽梗(12),其特征在于,所述羽梗(12)包括两根或两根以上独立的杆件,并且杆件之间相互并列依靠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专用人工羽毛,其特征在于:所述羽梗(12)包括两根长短不一的杆件,长的一根为主杆(121),短的一根为副杆(12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专用人工羽毛,其特征在于:所述羽梗(12)包括三根长短各不相同的杆件,最长的杆件为主杆(121),中等长度的杆件为副杆(122),较短的杆件为顶杆(12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专用人工羽毛,其特征在于:所述羽梗(12)包括四根长短各不相同的杆件,最长的杆件为主杆(121),较长的杆件为副杆(122),还包括相对较短的两根顶杆(123),长的为主顶杆(1231),短的为次顶杆(1232)。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羽毛球专用人工羽毛,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杆(122)的上端部延伸到羽片(11)本体的中间位置,在制成羽毛球时,副杆(122)的上端部正好可以被羽毛球的羽片定位线圈(3)所缠绕,从而使副杆(122)的上端部和主杆(121)固定在一起。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羽毛球专用人工羽毛,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23)或主顶杆(1231)的上端部延伸到接近羽片(11)本体的下端部位置,在制成羽毛球时,顶杆(123)或主顶杆(1231)的上端部正好可以被羽毛球的腰部线圈(2)所覆盖缠绕,从而使顶杆(123)或主顶杆(1231)的上端部和主杆(121)及副杆(122)固定在一起,并且顶杆(123)或主顶杆(1231)的上端可以顶住腰部线圈(2),防止其下滑,所述覆盖缠绕是指顶杆(123)或主顶杆(1231)上端的侧面被线圈所缠绕捆绑,同时,顶杆(123)或主顶杆(1231)上端的端面又被线圈所压覆。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羽毛球专用人工羽毛,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顶杆(1232)的上端部延伸到主杆(121)下部约三分之一处,在制成羽毛球时,次顶杆(1232)的上端部正好可以被羽毛球的下道腰部线圈(2)所覆盖缠绕,从而使次顶杆(1232)的上端部和主杆(121)、副杆(122)及主顶杆(1231)固定在一起,并且次顶杆(1232)的上端可以顶住下道腰部线圈(2),防止其下滑。
8.一种羽毛球,包括球头、人工羽毛和腰部线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羽毛采用的是权利要求1、2、3、4、5、6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羽毛球专用人工羽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羽毛球,还包括羽片定位线圈(3),其特征在于:人工羽毛中副杆(122)的上端部被羽毛球的羽片定位线圈(3)所缠绕。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羽毛球,其特征在于:人工羽毛中顶杆(123)的上端部被羽毛球的腰部线圈(2)所覆盖缠绕,从而使顶杆(123)的上端顶住腰部线圈(2),防止其下滑,所述覆盖缠绕是指顶杆(123)上端的侧面被线圈所缠绕捆绑,同时,顶杆(123)上端的端面又被线圈所压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雪燕,未经刘雪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28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多种凹坑类型和/或多个不同硬度的层的高尔夫球
- 下一篇: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