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三通管的急冷油塔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31082.7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6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代永清;马学娅;李中央;张驰群;杨绍夫;白海波;宋斌;吉京华;吴德娟;张荣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三通 急冷油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三通管的急冷油塔,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乙烯裂解气管线是乙烯装置最为复杂的管线,是乙烯装置的主动脉。随着乙烯装置规模的大型化,乙烯裂解炉区的管线布置、炉区和急冷油塔之间的管线布置越来越复杂。
大型乙烯装置中,裂解炉的数量一般在六个以上,所有裂解炉生成的热的裂解气一般要送入急冷油塔进行冷却。由于裂解气的量很大,而且裂解气为可燃性气体,因此,将裂解气输送至急冷油塔的管道通常为两条,这既可以防止管道发生事故时整个乙烯装置的停产,也可以防止管道内的气量过大。
现有技术提供的输送热的裂解气的两条管道以及急冷油塔的结构如图1所示。热的裂解气通过两条直径相近或相同的裂解气输入管道101和102从外壳103下部输入急冷油塔,并在外壳103内向上流动,冷油从外壳103上部接入的管线104流入急冷油塔,并通过有均匀孔隙的塔盘105向下流动。热的裂解气与冷油对流,实现充分换热,冷油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热油从外壳103底部的热油输出管道106输出,热的裂解气释放热量后温度下降,冷却的裂解气通过外壳103顶部的裂解气输出管道107输出。
通常,大型乙烯装置中包括多台裂解炉,由于每台裂解炉的裂解、清焦和热备工况有差异,每个裂解气输入管道所连接的裂解炉数量不同,因此,两个裂解气输入管道中的裂解气流量常常差异较大,即进入急冷油塔内的裂解气的量分布不均匀,而塔盘分配的冷油量是均匀的,所以造成塔内的冷却效率不均匀,这样会严重影响急冷油塔操作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三通管的急冷油塔,其能解决急冷油塔冷却效率不均匀的问题,提高油塔的操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如下:
急冷油塔的顶部连接裂解气输出管,底部连接热油输出管。急冷油塔塔身上部连接冷油输入管道,管道连接设在塔内上部的、有均匀孔隙的塔盘。急冷油塔塔身下部连接三通管,三通管分连通裂解气的正对管、斜对管和连通油塔的汇总管三部分,正对管和斜对管管径小于汇总管管径。
来自输送管道的热的裂解气输入管径较小的正对管和斜对管,无论两条管道的裂解气流量有多大差异,都流入汇总管后进入急冷油塔,这样,油塔就只需设置一个裂解气入口,使进入塔内各子空间的裂解气分布均匀,能与塔内冷油均匀换热,使冷却效率均匀化,使急冷油塔的操作稳定性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两条裂解气管道急冷油塔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通管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三通管的急冷油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照图2和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在急冷油塔1的顶部连接裂解气输出管3,底部连接热油输出管6。在急冷油塔1塔身上部连接冷油输入管道4,将管道4连接设在塔内上部的、有均匀孔隙的塔盘5。在急冷油塔1塔身下部连接三通管2。
三通管2分正对管2a、斜对管2b和汇总管2c三部分,正对管2a和斜对管2b管径小于汇总管2c管径,正对管2a和斜对管2b通过焊接连通裂解气管道,汇总管2c通过焊接连通急冷油塔1。正对管2a中心线与汇总管2c中心线重合,正对管2a中心线与斜对管2b中心线有20°-90°的夹角α,α是90°时为正接三通管,小于90°为斜接三通管。三通管2可选用合金钢或碳钢制作,使其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和足够的强度,经久耐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31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浆绿泥过滤装置
- 下一篇:乙烯精馏塔内模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