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压力容器用防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9762.5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1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苏晨光;林志明;冯慧华;黄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6 | 分类号: | F17C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压力容器 用防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压力容器,特别是关于移动式压力容器。
背景技术
移动式压力容器是压力容器的一个分类,广泛应用于液体、气体介质的运输,尤其以运输液体介质的情况较多,如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液氧或液氮、石化产品等,一般为卧式,安装在运输工具上,如卡车、火车或船舶等,其轴线方向与运输工具的运动方向一致。
由于移动式环境的特殊性,如当运输工具加速、减速、转弯,或倾斜/摇摆时,容器内液体液面会形成波浪,冲击压力容器内壁,形成的冲击载荷传递到运输工具,如果冲击过大,会对运输工具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影响安全的事故。为保证运输工具行驶的安全性,移动式压力容器设计规范都要求在容积较大、装载液体的压力容器内部设置防波板,如《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JB4738《低温液体汽车罐车》、JB4784《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等规范都有相应的规定。防波板的作用是将压力容器内部分隔为若干空间,降低容器移动时罐内液体产生波动的幅度。但从多年来移动式压力容器出现的安全事故可以发现,防波板与容器之间的连接脱落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防波板脱落后,随液体冲击在压力容器内运动,很可能与容器内壁刮擦,导致内壁表面出现缺陷,影响容器的强度或抗疲劳性。对于易燃易爆介质,也很可能因为刮擦产生火花,引起罐内燃爆,因此防波板的设计对于移动式压力而言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低温压力容器尤其重要,因为常温压力容器往往设有人孔,可以定期检查压力容器内部,但低温压力容器往往采用真空绝热方式,一般不设置人孔,容器内部情况无法直接检查,防波板脱落很难发现,对防波板安装的可靠性要求更高。
目前,在防波板设计中基本上都采用平板结构,该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满足一般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工作需要,但该结构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防波板承受的载荷主要来自容器内液体晃动造成的冲击,如果防波板采用平板结构,则防波板与容器连接处在液体冲击作用下承受很大弯矩和剪应力,严重时会引起连接处失效,进而引起防波板脱落或罐体损坏。
2)防波板采用平板结构很难适用于大范围温度变化的情况,当容器内温度与液体温度相差较大(例如将液氮充入一个常温容器)时,防波板受液体温度的影响,在与容器连接处产生较大的拉力或压力,造成连接焊缝或螺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压力容器用防波板,这种防波板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可靠、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高的特点,能够有效解决防波板在液体冲击和大范围温度变化带来的结构破坏和连接脱落问题,提高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一种移动式压力容器用防波板,其布置在压力容器筒体内,垂直于压力容器筒体轴线横向布置,防波板上开有若干供介质流通的小孔,所述的防波板为薄壳盘形旋转体结构,中间呈拱形,其圆周边缘反向翻边呈弧形;所述的弧形翻边与压力容器筒体内壁相切。
上述移动式压力容器用防波板,所述的防波板与压力容器筒体采用角焊缝型式的焊接方式连接。
上述移动式压力容器用防波板,在所述的压力容器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防波板用的支架,防波板与压力容器筒体通过支架采用螺栓方式连接。
上述移动式压力容器用防波板,所述的防波板沿压力容器筒体轴线等距布置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靠,结构稳定性好。防波板只有一个零件,与压力容器筒体采用焊接连接,结构十分简单,安装只需一道角焊缝就能可靠防止脱落、解体。拱形结构使防波板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有效承受来自两侧液体的冲击。弧形翻边的设置,有效避免了液体冲击和温度冲击引起的焊缝应力集中问题。
2)耐大幅温度冲击能力强。拱形和弧形翻边使防波板在径向呈波浪型,径向柔性较大,能够有效补偿大幅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形,避免温度应力产生的破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防波板的结构外形图。
其中:1.防波板,2.移动式压力容器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齐耀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97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