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工程现场采集处理硬件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26109.3 | 申请日: | 2011-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3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 发明(设计)人: | 郭峰;付存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比华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J2/40 | 分类号: | F24J2/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热水 工程 现场 采集 处理 硬件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场采集处理硬件平台,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工程现场采集处理硬件平台。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以往太阳能热水器主要以农村市场和城市的散户安装为主,但随着量大面广的城市住宅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太阳能热水技术工程化应用的趋势日趋明显。截止到2009年太阳能工程(指统一开发的项目,包括统一安装、预留管井的分户热水器和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等)用量已占到市场总量的30%以上。对于太阳能热水工程现场信号采集处理成为太阳能工程的关键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发明一种太阳能热水工程现场采集处理硬件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太阳能热水工程现场采集处理硬件平台,包括ARM微处理器、温度水位监测模块、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检测模块、显示屏键盘人机界面模块、集热循环泵控制模块、温差循环泵控制模块、电加热控制模块、网络通信模块,温度水位监测模块、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检测模块连接至ARM微处理器,为系统的运行提供相应的信号,数据储存设备连接至ARM微处理器,为系统提供数据储存的功能,显示屏键盘人机界面模块、集热循环泵控制模块、温差循环泵控制模块、电加热控制模块连接至ARM微处理器,为系统输出信号,ARM微处理器与网络通信模块连接,实现远程信息传输。
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工程现场采集处理硬件平台,上述的ARM微处理器采用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VCT6。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热水工程现场采集处理硬件平台是实现嵌入式Internet接入的基础,采用ARM代替了传统的MCU,同时在外围接入多路的温度、水位、流量监测模块、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监测模块、键盘输入模块、输出控制交流接触器、以及网络通信模块。
其中微处理器部分采用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VCT6,它拥有16kB片内静态RAM,32 位定时器、16路12 位ADC,并且拥有多个串行接口,包括3个UART、高速IIC 接口和2个SPI接口,通过配置总线,STM32F103VCT6最多可提供76个GPIO。由于STM32F103VCT6内置了宽范围的串行通信接口,因此在通信网关、协议转换器,远程监测以及其它各种类型的应用中非常适合。
网络通信模块是实现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互联的关键,本系统采用的是通用的以太网控制芯片ENC28J60,在此之前,嵌入式系统开发可选的独立以太网控制器都是为个人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如RTL8019、AX88796L、DM9008、CS8900A、LAN91C111等。这些器件不仅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且比较昂贵。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以太网控制器的封装均超过80引脚,而符合IEEE 802.3协议的ENC28J60只有28引脚,既能提供相应的功能,又可以大大简化相关设计,减小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工程现场采集处理硬件平台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太阳能热水工程现场采集处理硬件平台,包括ARM微处理器、温度水位监测模块、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检测模块、显示屏键盘人机界面模块、集热循环泵控制模块、温差循环泵控制模块、电加热控制模块、网络通信模块,温度水位监测模块、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检测模块连接至ARM微处理器,为系统的运行提供相应的信号,数据储存设备连接至ARM微处理器,为系统提供数据储存的功能,显示屏键盘人机界面模块、集热循环泵控制模块、温差循环泵控制模块、电加热控制模块连接至ARM微处理器,为系统输出信号,ARM微处理器与网络通信模块连接,实现远程信息传输。
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工程现场采集处理硬件平台,上述的ARM微处理器采用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VCT6。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热水工程现场采集处理硬件平台是实现嵌入式Internet接入的基础,采用ARM代替了传统的MCU,同时在外围接入多路的温度、水位、流量监测模块、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监测模块、键盘输入模块、输出控制交流接触器、以及网络通信模块。
微处理器部分采用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STM32F103VCT6。由于STM32F103VCT6内置了宽范围的串行通信接口,因此在通信网关、协议转换器,远程监测以及其它各种类型的应用中非常适合。网络通信模块是实现嵌入式系统与Internet互联的关键,本系统采用的是通用的以太网控制芯片ENC28J60,既能提供相应的功能,又可以大大简化相关设计,减小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比华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比华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6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脱粒机叶片式分离推进装置
- 下一篇:平纹横人字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