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树形延迟线电阻加载领结脉冲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4745.2 | 申请日: | 201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5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殷晓星;赵洪新;杨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形 延迟线 电阻 加载 领结 脉冲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冲天线,尤其是一种树形延迟线电阻加载领结脉冲天线,属于脉冲天线制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脉冲天线辐射脉冲信号时,在脉冲电流从天线输入端流到天线末端的这段时间内,如果脉冲天线不能把电磁能量全部辐射出去,在天线辐射末端会有剩余的未辐射出去的脉冲电流,剩余脉冲电流会在天线中沿原来的路径返回,在此后的过程中继续辐射电磁能量,因此会形成拖尾脉冲。在脉冲天线用于探地雷达时,这些拖尾脉冲与来自目标的信号在时域相重叠,从而对目标信号产生干扰,因此通常要采取措施降低辐射脉冲波形中拖尾脉冲的影响。领结天线作为一种脉冲天线,具有工作频带宽,制作简单等优点。领结天线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探地雷达中也有较多的应用,其主辐射方向为领结贴片所在平面的法向。目前,对于领结脉冲天线,常用的降低拖尾脉冲影响的方法是电阻加载法。但采用电阻加载会降低天线的辐射效率。同时领结脉冲天线辐射末端尺寸相对馈电端较大,末端电流分布的范围较大,简单的置于馈电端和辐射末端之间的电阻加载不能有效的吸收天线末端的剩余脉冲电流,从而对拖尾脉冲不利影响的改善有限。而且当天线工作频段较高时,天线的尺寸较小,难以设置多条较长的连线。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树形延迟线电阻加载领结脉冲天线,在天线尺寸小的情况下,该天线可以有效降低拖尾脉冲幅度,同时对天线辐射效率的影响较小。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树形延迟线电阻加载领结脉冲天线包括一对领结辐射贴片、介质基板、树形延迟线和加载电阻;其中领结辐射贴片位于介质基板的一面,树形延迟线、加载电阻位于介质基板的另一面;加载电阻分布于树形延迟线上;两领结辐射贴片相近的内端是领结脉冲天线的馈电端,另一端是领结脉冲天线的辐射末端;树形延迟线位于两个领结辐射贴片所包含的介质基板背面的区 域内,树形延迟线呈树状,延迟线的每一个分枝的末端通过金属化过孔都与天线的辐射末端连接;延迟线几个分枝汇聚于一个汇聚点再延伸,几组这样的分枝也可以再汇聚于另一个汇聚点,然后再延伸后或者开路、或者和另外的延迟线汇聚。
所述的领结辐射贴片的形状为三角形或扇形。
树形延迟线印制、蚀刻或者放置在介质基板上,或悬浮在介质基板上面的空气中。
树形延迟线在靠近领结脉冲天线的辐射末端的一端呈树状的若干条导线,经金属化过孔与天线的辐射末端相连接。
树形延迟线的形状为直线或者发夹形,其长度大于天线最高工作波长的一半。
加载电阻是集中参数形式的电阻或者是以延迟线本身的损耗为电阻的分布参数形式的电阻。
每一枝树形延迟线上存在若干不连续处,由加载电阻将其相连接,构成树形延迟线电阻加载的电流通路。脉冲信号首先从领结脉冲天线的馈电端输入,传播至天线的辐射末端,在天线的辐射末端未辐射的剩余脉冲能量经金属化过孔进入电阻加载的树形延迟线,延迟线为剩余脉冲能量的电流提供了附加电流通路,未辐射的剩余脉冲能量经金属化的过孔进入电阻加载的树形延迟线,避免了因天线辐射末端的反射引起的拖尾脉冲;延迟线上的加载电阻将消耗进入电流通路的剩余脉冲能量,使得拖尾脉冲幅度大大降低。与树形延迟线相连的稠密分布的金属化过孔使领结脉冲天线辐射末端的剩余脉冲能量可以尽量多地进入延迟线,更有效的减小拖尾脉冲的影响。由于延迟线在领结辐射贴片主辐射方向的背面,延迟线在其占据的空间内不对领结脉冲天线在主辐射方向上的能量辐射产生影响;而且由于领结贴片的遮挡作用,剩余脉冲能量在延迟线上朝主辐射方向辐射的能量很少。同时由于加载电阻不吸收领结辐射贴片的脉冲电流,此种电阻加载方式对天线辐射效率的不利影响也较小。调整加载电阻的阻值之和、调整加载电阻的阻值在延迟线上的分布方式、过孔的稠密度、延迟线的长度等都可以改变脉冲信号中拖尾脉冲的幅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领结脉冲天线进行了带树形延迟线的电阻加载,有效降低了辐射波形中拖尾脉冲的幅度,降低了加载电阻对脉冲天 线辐射效率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领结辐射贴片1,介质基板2,树形延迟线3,加载电阻4,天线的馈电端5,天线的辐射末端6,延迟线的汇聚点7,金属化过孔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47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