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多层升降快速横送式立体停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21716.0 | 申请日: | 201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0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奇鲜 |
主分类号: | E04H6/22 | 分类号: | E04H6/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421200 湖南省衡***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多层 升降 快速 横送式 立体 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停车库,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多层升降快速横送式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尤其是轿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称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因受到可供应土地量的限制,现有的泊车位远远跟不上实际的要求。大面积的停车场建设,因为其占地面积大,且不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空间,在实施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如果举办大型集会,集会点的停车场一般很难满足要求,车辆停泊往往需要占用附近道路,不仅停车困难,且同时也造成了交通拥堵。
针对目前城市建设中,受可供应土地量的限制,最近几年出现了多种立体车库。其基本方案是,设置多层、多列车库架构,将整个车库架构隔成多个单元格,每个单元格对应一个车位,通过设置专门的提升装置和平移装置将车辆运至目标位置,实现以有限土地空间停放更多车辆的目的。
但是在众多的小区或办公楼后方有个长约一、二十米甚至三十米以上,宽度只有六到七米的这种长廊形停车空间与唯一出入口通道场合,只能提供单侧纵向3~10个平面车位,另侧则为供车辆出入的车流通道,所以停车场有效的空间利用率只有30%不到;如将它优化成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提高停车格位数量的可行性时,一般立体停车库制造厂家都只有采用GB国标九大类中的箱型循环类立体车库和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最为常见,而以箱型循环类立体车库为首选,因为箱型循环类立体车库可比平面车位多创造出4~6个倍数的停车格位出来,但是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只可比平面车位多创造2~3个倍数的停车格位;
在这种长廊形停车空间与唯一出入口通道的场合中,箱型循环类立体 车库是横向摆设,主要由最前与最后的单元设有两组大功率的垂直循环轨道式提升机组,在前后两组循环轨道式提升机组的中间长距离的空间内,设置多层且可水平移动的大功率动力传动机构,来推动串接成群的载车板运行在钢构设的横移轨道上,借升降与水平移动的运行切换,将载车板做上下层的循环调拨,达到存取车的功能。
然因箱型循环类立体车库的升降与平移的电机都须11kw与22kw的大功率,且一旦某一个车辆需要存取时,则需要使所有串接成群的载车板都要一起循环运动,不仅存取车时间太长(取最远一辆车往往要7~8分钟之久),耗能与躁音极大所以不符合绿色环保,所以运营成本高并且因系统整个全体运行,耗材更换率高维修成本也就偏高了。
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主要由库位钢结构,和输送载车板(汽车)的搬运机小车单元与提升机组成。但是平面移动类立体车库因为与平面式停车格位同样需在每个停层上,浪费一长条形搬运机小车单元的运行通道,浪费空间大有效利用空间不足2/3,而且平摊到每个库位的造价会偏高许多。
2004年12月22日,中国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其名称为《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及其出入库方法》,申请号为200310125181.2。该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其设计一纵列为空位,用于升降通道或横移空间,称为标准态;第1层的车位可横移,其中的车辆可直接进出;顶层车位只能升降;其他层的车位,既能横移,也能升降。车库内所有车辆均需下降到第1层位置,方可进出。无论车辆入库还是出库完毕后都要恢复到标准态。该专利中,由于其第1层的各个车位车辆均可以进出,因此需要在停车库前预留更多的车辆进出通道,所以对于这种长廊形停车空间与唯一出入口通道的狭廊形小的停车场就无法适用了。
另外对于一些立体停车库,车辆驶入时要么直接驶入第1层的停车格位的载车板上,车头朝里,这样出来时需要倒车,对驾驶员的驾驶技术要求比较高,同时对于一些只有狭小车辆进出通道的停车库就更加困难。或者就是倒着进入第1层的停车格位的载车板上,这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立体停车库的不足而提 供一种智能化多层升降快速横送式立体停车库,该立体停车库只设置一个出入车位,减少了现有立体停车库出入车位过多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特别适合一些车辆进出通道狭小的立体停车库。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奇鲜,未经刘奇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217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钮式引擎锁
- 下一篇:一种保温隔热粮库钢屋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