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装卸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2595.3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7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谢医华;高鹏;晋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22 | 分类号: | B65G69/2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03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运输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自动装卸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机动车转运大件货箱装、卸货时,通常的做法是用叉车将货箱装上或铲下来。这样的弊端是装、卸货时机动车就要停车等待,装、卸完货才能走,致使机动车使用效率降低。其实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采用特殊的装置和方法是可以实现不停车装、卸货的,尤其是在厂(场)区内短距离频繁转运货物时,如能实现不停车装、卸货,运输车的使用效率甚至可能成倍提高。
在用机动车转运大件货箱时,当货箱比车厢宽(货箱比车厢窄时,将货物放在宽于车宽的托盘上)时,货箱两端可分别伸出车厢两边,在需要卸货时,便可采用装置施力于货箱伸出车厢部位,使货箱相对于车厢脱离,实现货、车分离,达到卸货的目的。使货箱相对于车厢脱离普遍采用的方案是,采用举升装置同时施力于多个货箱,将货箱升起后,货、车分离,货卸车走,该方案的缺点是需要另加动力(如增加电动液压举升装置等)克服货箱重量,将货箱举升起来,同时整个举升装置要足够长,能够托起整个车厢上的货箱,对举升装置的要求高;另外这种做法在装、卸货箱时机动车就要停车等待,装、卸完货箱才能走,致使机动车使用效率降低;尤其是需要在厂区的短距离内频繁转运货物时,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并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装卸货装置,使机动车在行进中自动装、卸货,车辆不用等待装、卸货过程,提高车辆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为完成发明任务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装卸货装置,所述的自动装卸货装置包括装卸货轨道和位于装卸货轨道两侧的货架;用于供装卸货箱的机动车驶入、驶出的装卸货轨道位于货架的中间;所述装卸货轨道的两端均具有斜坡,且位于装卸货轨道一端的斜坡I的角度小于位于装卸货轨道另一端的斜坡II的角度;所述货架的宽度大于车厢的宽度;在所述机动车所具有的车厢上具有宽度大于车厢的宽度的货箱,或在所述机动车的车厢上具有用以放置货箱的托盘,且托盘的宽度大于车厢的宽度。
卸货时,机动车沿装卸货轨道一端的斜坡I驶上装卸货轨道;当机动车行驶至车厢上的货箱全部位于配合轨道而设置的货架位置时,使机动车沿装卸货轨道另一端的斜坡II驶下,机动车驶下时,车厢底面下落,落于货架之下,货箱由于自重落在货架上,实现货、车分离,货卸车走,然后由叉车将货架上的货箱铲走;装货时,货箱预先放置在货架上,将机动车沿轨道斜坡I倒向行驶,直至所有货箱落在车厢上,通过斜坡机动车将货箱升起装到车厢上,驶离货架即可完成装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动装卸货装置,利用装卸货轨道的两端具有不同角度的斜坡来配合货架实现货箱的自动卸货,车辆不用等待装、卸货过程,提高了车辆利用率,同时又节省了举升装置,具有成本低廉、实用性强的特点。使装卸货箱的机动车驶入装卸货轨道,将位于车厢上的货箱或托盘装卸在货架上,实现了货箱的自动装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装有货箱的机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货架与轨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货架与轨道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装卸货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机动车车将货箱卸下的示意图。
图8为货箱在货架上的示意图。
图9为图7的左视图。
图中:1、机动车、2、货箱,3、货架,4、装卸货轨道,5、斜坡I,6、斜坡II。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如图1-9所示:一种自动装卸货装置,所述的自动装卸货装置包括装卸货轨道4和位于装卸货轨道两侧的货架3;用于供装卸货箱的机动车1驶入、驶出的装卸货轨道4位于的货架3中间;所述装卸货轨道4的两端分别具有斜坡,且位于装卸货轨道4一端的斜坡I角度小于位于装卸货轨道4另一端的斜坡II角度;所述的斜坡I、斜坡II与装卸货轨道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连接为一体;所述货架3的高度低于机动车1满载时车厢底面高度,所述货架3的宽度大于车厢的宽度;在所述机动车1所具有的车厢上具有宽度大于车厢的宽度的货箱,或在所述机动车上具有用以放置货箱的托板,且托盘的宽度大于车厢的宽度;托盘用于货箱比车厢窄时,将货物放在宽于车宽的托盘上;使装卸货箱的机动车1驶入装卸货轨道,将位于车厢上的货箱2或托盘装卸在货架3上,实现了货箱的自动装卸。
上述结构利用机动车自身的动力,卸货时,机动车1沿装卸货轨道一端的斜坡I行驶,通过斜坡I将机动车1及货箱2升起,当机动车行驶至车厢上的货箱2全部位于配合轨道而设置的货架3之上时,使机动车沿装卸货轨道另一端的斜坡II驶下,机动车驶下时,车厢底面下落,落于货架之下,货箱2由于自重落在货架3上,实现货、车分离,货卸车走,然后由叉车将货架上的货箱铲走;同样道理,可以利用斜坡装货,装货时将货箱2预先放置在货架3上,将机动车1沿轨道斜坡I倒向行驶,直至所有货箱2落在车厢上,通过斜坡机动车将货箱升起装到车厢上,驶离货架即可完成装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25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膜编织袋自动折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过筋功能的卷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