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8298.1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5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耀;孙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F21S8/00;F21V8/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背光 模组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轻、薄、节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笔记本计算机、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等现代化信息设备。因为液晶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需为其提供光源系统以实现显示功能。在现有的背光模组,多采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侧光式照明,而导光板是背光模组中必不可少的元件。
现有的背光模组中通常使用具有微结构的导光板,其原理是通过改变导光板下表面的几何形状以破坏导光板内传播光线的全反射,使光线以非散射方式的导出。
在现有的背光模组中,LED与导光板之间耦光距离约为0.3mm,微结构节距(Pitch)约为0.65mm。此时,在进入导光板的光线部分被第一个微结构全反射,另外一部分光线在导光板内继续传播直到遇到下一个微结构,这时在导光板的入光侧附近的两条微结构之间会有一个亮度梯度,进而在导光板入光侧附近会产生热点(hot spot)现象,影响了整个背光模组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光板,旨在不改变LED到导光板耦光距离的情况下减轻热点现象的影响,提高导光板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为透光板,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接收光线的入射面、一个与入射面相交的出射面和一个出射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底面上设有若干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在底面上沿垂直于入射面的方向排布,靠近所述入射面一侧的第一个所述沟槽到该入射面距离为7.3mm至10.3mm。
优选地,所述沟槽的截面呈V形、U形、圆弧形或梯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沟槽沿远离入射面方向呈由疏到密的方式分布。
优选地,所述沟槽呈两端稀疏中间密集分布。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呈平板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为透光板,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接收光线的入射面、一个与入射面相交的出射面和一个出射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底面上设有若干沟槽,其中,所述沟槽在底面上沿垂直于入射面的方向排布,靠近所述入射面一侧的第一个所述沟槽到该入射面距离为7.3mm至10.3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为透光板,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接收光线的入射面、一个与入射面相交的出射面和一个出射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底面上设有若干沟槽,其中,所述沟槽在底面上沿垂直于入射面的方向排布,靠近所述入射面一侧的第一个所述沟槽到该入射面距离为7.3mm至10.3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板,在不改变耦光距离的情况下,调整了导光板的入光面侧的第一条微结构与该入射面之间的距离。使得既不增加导光板的生产成本,又可以减轻hot spot现象,提高整个导光板的品质。其余的若干沟槽按由疏到密的规律排布,且各沟槽之间具有微小变化,在满足了出光均匀度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了由导光板组成的背光模组的辉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导光板的入射面与第一个沟槽之间的距离为0.5mm时的辉度分布模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入射面与第一个沟槽之间的距离为7mm时的辉度分布模拟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入射面与第一个沟槽之间的距离为10mm时的辉度分布模拟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第四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第五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10第一实施例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8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伸缩式防泥板
- 下一篇:一种带LED灯泡的调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