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油气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6985.X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1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民;刘开;黎聪;张建庭;闫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油气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构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式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油气分离器是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是曲轴箱通风系统中油气分离效果的关键部分。尤其是随着车辆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车用发动机都开始逐步采用了闭式曲轴箱通风系统。油气分离器的性能将严重影响到发动机尾气排放指标。
目前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中油气分离器有很多结构,最常采用的有旋涡式、迷宫式和滤芯式三种。迷宫式油气分离由几块错综复杂的隔板组成,分离效率较低,分离的机油在迷宫中停留时间较长;漩涡式油气分离器是通过气流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混合气内油滴被甩到分离器壁面上,受进气量影响较大;滤芯式油气分离器采用滤芯过滤,传统纸质滤芯耐油耐水性都不理想,容易堵塞,使用寿命不长,无纺布滤芯过滤效率低,且不容易定型,新型玻璃纤维式滤芯过滤效果好,但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复合式油气分离器。
复合式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和滤芯总成。复合式油气分离器为圆筒状结构。壳体下部设有漏斗状卸油口,进气口位于壳体圆筒下端,进气管与壳体相切,出气口位于壳体圆筒上端,出气管垂直插入壳体中,出气管插入壳体的部分有均匀分布的通气孔。
滤芯总成由隔板、不锈钢金属网和复合滤芯组成。两隔板将复合滤芯夹在中间固定,并由不锈钢金属网进行周向固定,形成滤芯总成;复合滤芯由无纺布和滤纸构成,无纺布滤芯在复合滤芯外层,纸质滤芯在复合滤芯内层;滤芯总成安装在出气管上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油气分离器,有效综合了涡流式滤芯式两种分离技术,该复合式分离方法使油气混合气得到高效分离。利用进气道与壳体形成的涡流,形成涡流式分离,再通过复合式滤芯进行过滤,保证了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采用复合式滤芯,通过金属网滤芯、无纺布滤芯、纸质滤芯多重过滤,保证了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复合式滤芯由隔板和金属网定型,防止滤芯因油水污染和软塌变形,保证了油气分离器的使用效果;能很好的回收工作时分离出的油滴,汇集于油气分离器壳底,通过卸油口排出,防止油滴二次污染,提高油气分离器分离效率;混合气与油气分离器壳体接触面积大,有利于气体散热,使混合气中油滴更容易凝结沉降下来,提高了油气分离器的分离效率;能有效降低了分离器气体流动阻力,提高了油气分离器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8、滤芯总成。复合式油气分离器为圆筒状结构。壳体下部设有漏斗状卸油口1,进气口位于壳体圆筒下端,进气管2与壳体相切,出气口位于壳体圆筒上端,出气管6垂直插入壳体8中,出气管6插入壳体8的部分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气孔。
滤芯总成由上隔板5、下隔板3、不锈钢金属网4和复合滤芯7组成。上隔板5和下隔板3将复合滤芯7夹在中间固定,并由不锈钢金属网4进行周向固定,形成滤芯总成;复合滤芯7由无纺布和滤纸构成,无纺布滤芯在复合滤芯外层,纸质滤芯在复合滤芯内层;滤芯总成安装在出气管外侧。
曲轴箱气体从进气管2沿切线方向进入油气分离器后,在壳体8导向下流动方向转折90度,形成旋涡。曲轴箱气体中的大粒径机油颗粒被分离碰撞后吸附在壁面上。混合气继续向上流动过程中,气体经过不锈钢金属网4,大量带有电荷的油滴被吸附沉降下来。接着气体通过无纺布滤芯过滤出较大的油滴。最后,滤纸滤芯进行最后深度分离,分离后的气体经过通气孔进入排气管6排出。实现曲轴箱气体中机油分离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69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控磁座防合墙
- 下一篇:一种复方阿替洛尔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