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枕梁组焊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6963.3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8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高秀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枕梁组焊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客车枕梁生产组焊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枕梁组焊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铁路客车生产中,传统生产枕梁需要经过五个步骤。第一步上枕梁组对工装,将枕梁上盖板、立板、下盖板、心盘定位座、隔板等件进行定位组对并点焊;第二步松开压紧装置,用天车将组对好的枕梁吊下,并在地面翻个;第三步用天车将枕梁吊起,落在枕梁反变形工装上,在工装上平面和产品枕梁之间加3毫米厚的反变形垫板,这3毫米厚的反变形垫板分别加在枕梁两侧,用压紧器在中间部位向下施力压紧后焊接;第四步再松开压紧装置,用天车再次吊起枕梁焊接一些盲点;第五步对焊接后的枕梁进行热调修。这五个步骤涉及两套工装生产,就需要操作者两次定位、两次夹紧,两次装上装下,占用天车、占用场地,生产辅助时间很长,工人劳动强度大,两套工装两天只能干一台车,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组对完成一个枕梁产品,需要五个步骤、两套工装、两次定位和两次压紧,工作效率极低的情况,提供一种将枕梁组对工装和枕梁反变形工装合成为一个集组对、焊接、翻转为一体的枕梁组焊翻转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枕梁组焊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变位机、夹具体、端定位块、旋转压紧块、双向压紧块、中心压紧块、压板、立板定位块、单向压紧块和钩型控制拉杆,翻转变位机与夹具体固定连接,端定位块、旋转压紧块、压板、立板定位块分别安装在夹具体的上面,双向压紧块、中心压紧块、单向压紧块分别安装在夹具体侧面,钩型控制拉杆连接两个枕梁翼边。
夹具体是由上台面、下台面、矩形管焊接而成的框架,框架的两侧为梯形槽结构,双向压紧块、中心压紧块、单向压紧块分别安装在夹具体侧面梯形槽内。
本实用新型翻转变位机与夹具体固定连接,端定位块、旋转压紧块、压板、立板定位块分别安装在夹具体的上面,双向压紧块、中心压紧块、单向压紧块分别安装在夹具体侧面的梯形槽内,钩型控制拉杆连接两个枕梁翼边,实现一套工装可生产多种不同产品,既可生产铁路客车,还可生产铝合金车、不锈钢车等城轨客车;通过该夹具采用正反两面同时生产,生产效率比以前提高四倍;彻底改变了工厂延续几十年的传统加工方式,一次吊装,一次组对,省时、省力;节约工装制造费用;减少场地占用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翻转变位机1、夹具体2、端定位块3、旋转压紧块4、双向压紧块5、中心压紧块6、压板7、立板定位块8、单向压紧块9和钩型控制拉杆10组成,翻转变位机1与夹具体2固定连接在一起,当翻转变位机1旋转时,带动夹具体跟着旋转。端定位块3、旋转压紧块4、压板7、立板定位块8分别安装在夹具体的上面,夹具体2用螺栓进行连接,起到定位和压紧枕梁的作用;双向压紧块5、中心压紧块6、单向压紧块9分别安装在夹具体2侧面的梯形槽内,与夹具体2用螺栓进行连接,起到顶紧和压紧枕梁的作用;当背靠背生产两个枕梁时,钩型控制拉杆10可将两个枕梁翼边勾住,防止翼边变形。
参照图3,夹具体是由上台面11、下台面13、矩形管12焊接而成的框架,框架的两侧为梯形槽14。
工作顺序为吊装枕梁下盖板,通过压板7使其紧贴在夹具体2的上面,再吊装前后两个立板,立在下盖板上,通过端定位块3、立板定位块8使其定位在正确位置,依次吊装心盘定位座、隔板等件,最后吊装枕梁上盖板,通过双向压紧块5、中心压紧块6、单向压紧块9将各件压紧。在压紧之前,在枕梁底部和夹具体上表面之间塞进一条3毫米厚的垫板,起到反变形作用。组对后进行焊接,通过翻转变位机1实现最佳角度的焊接。完成一面枕梁的组对焊接后,不用卸下工件,使焊接好的工件直接在夹具体上自然冷却,这时,在夹具体的另一侧可重复生产下一个枕梁,实现背靠背同时生产两个枕梁的高效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69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管带式冷却器夹具
- 下一篇:支耳和弹簧下座的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