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林木抗旱的保水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4217.0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2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身 | 申请(专利权)人: | 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615000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林木 抗旱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木浇灌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林木抗旱的保水容器。
背景技术
植树造林对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而且随着经济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巨大,还能提供大量的劳动和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植树造林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林木有充足的水分供给,林木才能存活,目前,林木浇灌通常采用一次多量的方式,即每隔一段时间给林木浇足够量的水,但是,采用这种浇灌方式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当地的水源不充足,林木的抗旱更加重要,而这种一次多量的浇灌方式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林木根系只能吸收其中一部分的水分,大部分的水分被泥土吸收进而被蒸发掉,其次,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蒸发较快,在一次浇灌后水分会被很快蒸发,无法实现持续供水,使得林木长期处于干旱状态,不利于林木的生长,再者,当地地形多为高山丘陵,浇灌很不方便,致使每两次浇灌的时间间隔很长,使得林木长期处于干旱状态,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水资源浪费的用于林木抗旱的保水容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林木抗旱的保水容器,包括设置有注水口的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的中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水孔。
进一步的是,所述出水孔的数量为2~4个。
进一步的是,所述出水孔的直径为1mm~8mm。
进一步的是,所述出水孔的直径为1.5mm~2.5mm。
进一步的是,所述出水孔至少有一个设置在容器本体的底部或靠近底部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容器本体上的注水口处设置有盖体,盖体上设置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容器本体上设置出水孔形成的用于林木抗旱的保水容器,在使用时,首先将水通过注水口注入容器本体内,然后将容器本体半埋入土壤中,并将出水孔对着林木的根系部位,通过出水孔可以实现少量的供水,使得从出水孔流出的水基本上被林木根系吸收,能够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而且通过出水孔可以实现对林木根系的持续供水,避免林木长期处于干旱状态,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将出水孔的数量设置为2~4个,在保证林木有充足的水分供给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降少水资源的浪费。将出水孔的直径设置为1mm~8mm,能够延长保水容器持续供水的时间。将出水孔的直径设置为1.5mm~2.5mm,能够在保证出水孔正常出水的状态下,更进一步的延长持续供水的时间。所述出水孔至少有一个设置在容器本体的底部或靠近底部的侧壁上,能够使容器本体内的水全部流出从而被林木根系吸收。所述容器本体上的注水口处设置有盖体,盖体上设置有通气孔,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并且能够防止杂物落入容器本体内堵塞出水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林木抗旱的保水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容器本体1、出水孔2、盖体3、通气孔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用于林木抗旱的保水容器,包括包括设置有注水口的容器本体1,所述容器本体1的中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水孔2。在容器本体1上设置出水孔2形成的用于林木抗旱的保水容器,在使用时,首先将水通过注水口注入容器本体1内,然后将容器本体1半埋入土壤中,并将出水孔2对着林木的根系部位,通过出水孔2可以实现少量的供水,使得从出水孔2流出的水基本上被林木根系吸收,能够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而且通过出水孔2可以实现对林木根系的持续供水,避免林木长期处于干旱状态,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
所述出水孔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设置,通常情况下,在保证林木有充足的水分供给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降少水资源的浪费,一般将出水孔2的数量设置为2~4个。
为了能够延长保水容器持续供水的时间,通常将出水孔2的直径设置为1mm~8mm。另外,为了能够在保证出水孔2正常出水的状态下,尽可能的延长持续供水的时间,作为的优选的方式是:所述出水孔2的直径为1.5mm~2.5mm。
为了能够使容器本体1内的水全部流出从而被林木根系吸收,所述出水孔2至少有一个设置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或靠近底部的侧壁上。
所述容器本体1上的注水口处设置有盖体3,盖体3上设置有通气孔4,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并且能够防止杂物落入容器本体1内堵塞出水孔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4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