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X形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4196.2 | 申请日: | 2011-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8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强;严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B17/16 |
代理公司: | 金华科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3 | 代理人: | 黄飞 |
地址: | 321016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股骨头 坏死 铰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类,具体是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X形铰刀。
背景技术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关节病。大多因风湿病、血液病、潜水病、大量应用激素、长期饮酒等引起,先破坏邻近关节面组织的血液供应,进而造成坏死。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症状,从间断性疼痛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再由疼痛引发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最后造成严重致残而跛行。股骨头坏死的早中期治疗是目前骨科面临的难题,其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均不太满意,往往进一步发展至塌陷或已存在的塌陷进一步加重,最终不得不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然而,股骨头坏死病人多发生于30~50岁年龄组,不适合过早进行全髋关节置换,且全髋关节置换对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较其他疾病差。死骨清除骨泥填充的股骨头重建术是近年来股骨头缺血坏死治疗的一种新技术,其设计原理是:清除死骨后,用骨替代材料或骨水泥等填充缺损部位,使塌陷的软骨面复位,重建股骨头的圆形轮廓合理的股骨头重建,保存了自身的髋关节,可免除或推迟人工关节置换术。但由于股骨头坏死后,股骨头内钙化引起骨质变硬,加上缺少专门用于去除坏死骨质的工具,医生在手术时仅靠刮刀深入骨孔中把钙化的硬骨质去除非常困难,对人体创伤大、恢复慢,手术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创伤小、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的通过小切口随意清除坏死的骨头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X形铰刀。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X形铰刀,包括连接杆、两片刀片,其特征在于:两片刀片通过半圆头钉、弹簧片、垫圈与连接杆头部固定在一起,组成撑开大小可以调整的可撑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刀片头部设置有弧形切削刃,刀片尾部设置成V形,借助工具推动刀片V形尾部,刀片头部撑开。铰刀需要退出时,借助工具,依靠弹簧片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刀口自动缩小。
本实用新型两刀片的形状、尺寸完全一致,安装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连接杆呈矩形,尾部设置有U形槽,方便与工具的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股骨头X形铰刀通过小切口随意清除坏死的骨头,具有创伤小、手术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年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I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X形铰刀,包括连接杆1、两片刀片2、半圆头钉3、弹簧片4和垫圈5,连接杆1呈矩形,尾部设置有U形槽6,方便与工具的配合;两片刀片2通过半圆头钉3、弹簧片4、垫圈5与连接杆1头部固定在一起,组成可撑开装置,并且撑开大小可以调整。
本实用新型刀片2头部设置有弧形切削刃,尾部设置成V形,借助工具推动刀片2的V形尾部,刀片2头部撑开。铰刀需要退出时,借助工具,依靠弹簧片4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刀口自动缩小。
本实用新型两片刀片2的尺寸、形状完全一致,安装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半圆头钉3轴端带螺纹,垫圈5设置螺纹内孔,连接后整圈焊接,以确保两者可靠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方法如下:手术时,医生在坏死的股骨头上打一孔放入X形铰刀,选择电动或手动方式使X型铰刀在股骨头内旋转,借助工具推动刀片2的V形尾部,刀片2头部撑开,撑开后的刀片2通过在股骨头中旋转使坏死的骨质去除。铰刀需要退出时,借助工具,依靠弹簧片4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刀口自动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4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