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瓣型油管封闭引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5159.X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8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孙连会;耿玉广;靳占忠;田中太;王忠林;朱克华;张颖;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瓣型 油管 封闭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井下作业井口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起内腔带液油管时定压封闭、定向引流、控制地面污染的井口辅助工具,是一种油管封闭引流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井下作业中,内腔带液的油管在井口卸扣被提起时,管内液体(油水混合物)在自重作用下会飞流直泄,任其自然下落,造成井口周围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采取措施控制,一般是员工向外推送油管使管内液体排向污液储集筒再回流油套环空,但此种办法存在两个缺点:一则双手浸泡油水,对操作人员健康造成伤害,冬季伤害尤大;二则污液四处飞溅,井口污染源只是减少并没有完全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瓣型油管封闭引流器,安装在油管外部,当从井内起出带液油管,油管在井口卸扣时,油管内的流体能被封闭在引流半筒内,并定向引流,消除油液造成的井口污染,消减油浸液泡对操作人员的健康损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两瓣型油管封闭引流器,主要由引流半筒、封闭半筒、引流管、扣板、弹簧钩锁、下密封圈、上密封圈、密封垫和合页组成。其特征在于:引流半筒和封闭半筒为半圆筒,引流半筒和封闭半筒相对成为一个圆筒;在引流半筒和封闭半筒的一个相对边上固定有合页,通过合页实现引流半筒和封闭半筒的连接;在引流半筒和封闭半筒的内侧上端分别固定有上密封圈,在引流半筒和封闭半筒的内侧下端分别固定有下密封圈,所述的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是半圆环形,上密封圈与下密封圈相对后成为圆环形密封圈;圆环形密封圈的内径与抽油杆的外径相同;在引流半筒的下部外壁上固定有引流管,液体能通过引流管导出;在引流半筒的底部固定有定位板,能将引流半筒固定在适当位置。在引流半筒的外壁中部焊接固定有扣板,在封闭半筒的外壁中部固定有弹簧钩锁;引流半筒与封闭半筒相对合后,弹簧钩锁能扣合在扣板上,使引流半筒和封闭半筒不能分开。在封闭半筒的边沿通过螺杆螺母和夹板固定有密封垫。
引流半筒和封闭半筒的高度在300~700毫米间。
下密封圈和上密封圈的外壁为圆锥形。
在引流半筒的外壁上焊接有扶手;在引流半筒的顶部焊接有吊环,通过吊环连接吊索悬挂在修井机井架上。
简述两瓣型油管封闭引流器的使用过程,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通过吊环与吊索悬挂修井机井架上,位置固定在筒体底部略高于油管吊卡上平面,引流半筒和封闭半筒敞开。上提油管到位,抓扶手拉装置就位,定位板钩住油管吊卡环弧;抓弹簧钩锁旋转封闭半筒,弹簧钩锁前钩钩住引流半筒上的扣板,后推弹簧钩锁把柄,引流半筒和封闭半筒对接并锁紧,下密封圈抱紧油管接箍、上密封圈抱紧油管本体,筒体间纵向密封垫也被夹紧;限高上提油管,油管公扣提离接箍后泄出流体;流体通过引流管向下排入油套环空;拉回弹簧钩锁把柄,弹簧钩锁前钩与扣板分离;轻推装置,定位板退出油管吊卡环弧,靠重力回复悬挂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两瓣型油管封闭引流器,带液油管在井口卸扣被提起时,管内流体先被定压封闭再被向下定向引流,消除油液造成的井口污染,消减油浸液泡对操作人员的健康损害。加工简单,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两瓣型油管封闭引流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引流半筒、2-扶手、3-扣板、4-引流管、5-定位板、6-下密封圈、7-合页、8-封闭半筒、9-密封垫、10-夹板、11-螺杆螺母、12-弹簧钩锁、13-上密封圈、14-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两瓣型油管封闭引流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两瓣型油管封闭引流器,主要由引流半筒1、封闭半筒8、引流管4、扣板3、弹簧钩锁12、下密封圈6、上密封圈13、密封垫9和合页7组成。引流半筒1和封闭半筒8为半圆筒,引流半筒1和封闭半筒8相对成为一个圆筒。圆筒的外径140毫米、内径124毫米、长500毫米。
在引流半筒1和封闭半筒8的一个相对边上固定有三个合页7,合页7为3寸普通合页,材质不锈钢。通过合页7实现引流半筒1和封闭半筒8的连接;在引流半筒1和封闭半筒8的内侧上端分别固定有上密封圈13,在引流半筒1和封闭半筒8的内侧下端分别固定有下密封圈6,所述的上密封圈13和下密封圈6是半圆环形,上密封圈13与下密封圈6相对后成为圆环形密封圈,下密封圈6和上密封圈13的外壁为圆锥形。圆环形密封圈的内径与抽油杆的外径相同;在引流半筒1的下部外壁上固定有引流管4,引流管4是外径88.9毫米、内径76毫米、长360毫米、材质P105钢管。在引流半筒1的底部固定有定位板5,定位板5是直径8毫米、长260毫米、材质Q235钢筋、中部直角折弯。在引流半筒1的外壁中部焊接固定有扣板3,在封闭半筒8的外壁中部固定有弹簧钩锁12;引流半筒1与封闭半筒8相对合后,弹簧钩锁12能扣合在扣板3上;在封闭半筒8的边沿通过螺杆螺母11和夹板10固定有密封垫9。密封垫9长500毫米、宽60毫米、厚10毫米、材质普通海绵。在引流半筒1的外壁上焊接有扶手2;扶手2是直径6毫米、长200毫米、材质45钢圆棒、一端套直径25毫米长100毫米橡胶把套。在引流半筒1的顶部焊接有吊环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51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