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粉成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3791.0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6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卞平官;熊俊;王中华;王灵泉;周明;彭东风;闫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1604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粉 成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液配料及基于制液配料的炭材粉末压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粉成型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腐植酸较广泛,主要是应用于复合肥生产工艺及药物等生产,由于对粘度的要求,传统腐植酸还不足以用于电石行业工业生产。
电石炉生产过程中主要原料炭材(焦炭、兰炭)粉末大约占20%,焦炭灰主要是回收燃烧,利用率低,且污染环境;现有技术中有炭材成型的工艺,但所压制出的成型炭材强度不够,不适宜应用于工业生产,主要应用类似于蜂窝煤等生活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粉成型结构,它回收了大量的碳粉,节约了购买焦炭的成本,保护了环境,可满足电石中空电极对炭球强度的要求,具有使用价值。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制液灌1、高位槽2、吊斗3、第一碳钢管4、第二碳钢管5、粉料仓6、给料机7、搅拌器8、沤化库9、压球机10、烘干塔11、第一皮带12、第二皮带13、第三皮带14、第四皮带15、第五皮带16、无缝碳钢管17组成;第一碳钢管4与制液灌1之间设置有高位槽2,制液灌1的上端设置有吊斗3,第二碳钢管5的一端与制液灌1连接,粉料仓6与给料机7连接,给料机7的下端通过第一皮带12与搅拌器8的上端连接,搅拌器8的下端通过第二皮带13与沤化库9的上端连接,沤化库9的下端通过第三皮带14与压球机10的上端连接,压球机10的下端通过第四皮带15与烘干塔11的上端连接,烘干塔11的一侧设置有无缝碳钢管17,烘干塔11的底部设置有第五皮带16。
所述的制液灌1内32%液碱、褐煤,按照1∶3的比例进行配比形成腐植酸(根据不同褐煤的煤质进行相应的配比),加热到90℃,使腐殖酸和32%碱进一步反应40分钟后生成腐殖酸钠粘接剂,并保证腐植酸的温度为90℃-100℃,并将粘接剂与碳粉(购买碳才原料(焦炭、兰炭)的残余粉末)按照1∶3的比例进行混合,沤化,使之成型后强度可达到200N。
本实用新型在压球机的作用下将沤化好的炭粉压成具有足够强度和一定粒度的炭球,具体实施时工艺指标如下:压制炭球尺寸:直径25mm,固定碳含量≥75%,烘干后水份≤1.5%;添加剂:腐殖酸含量>14%,制液蒸汽压力>0.5Mpa;制液最终温度>90℃;压球机液压:20Mpa,压球机调速电机转速:500-900r/min;烘干后强度200N。干燥塔中炉排行程>60mm,转速<400r/min,混风室温度:夏季120℃-160℃,冬季150℃-180℃;烘干后的成型炭球供电石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制液过程:32%液碱用φ89第一碳钢管4道打入高位槽2,用φ89第一碳钢管4送制液罐1,褐煤用吊斗3送入制液罐1,制液罐1内32%液碱、褐煤按照1∶3的比例进行配比形混合搅拌,φ89第二碳钢管5来的蒸汽把混合液加热到≥90℃,使之充分反应40分钟形成腐植酸。
本实用新型的压球过程:粉料仓6中的料粉经过给料机7给第一皮带12加料,用第一皮带12加入搅拌器8,从制液罐1来的配制液加入搅拌器8,粘接剂与碳粉按照1∶3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后用第二皮带13送入沤化库9沤化36小时,沤化后的碳粉用沤化库9底部的第三皮带14送入压球机10进行压制成型,成型后用第四皮带15送进烘干塔11干燥,燃气经φ89无缝碳钢管17吹入干燥塔燃烧,为干燥塔中炭球加热12小时形成合格炭球,最后用第五皮带16把合格炭球送下一工段使用。
本实用新型回收了大量的碳粉,节约了购买焦炭的成本,保护了环境,可满足电石中空电极对炭球强度的要求,具有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制液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制液灌1、高位槽2、吊斗3、第一碳钢管4、第二碳钢管5、粉料仓6、给料机7、搅拌器8、沤化库9、压球机10、烘干塔11、第一皮带12、第二皮带13、第三皮带14、第四皮带15、第五皮带16、无缝碳钢管17组成;第一碳钢管4与制液灌1之间设置有高位槽2,制液灌1的上端设置有吊斗3,第二碳钢管5的一端与制液灌1连接,粉料仓6与给料机7连接,给料机7的下端通过第一皮带12与搅拌器8的上端连接,搅拌器8的下端通过第二皮带13与沤化库9的上端连接,沤化库9的下端通过第三皮带14与压球机10的上端连接,压球机10的下端通过第四皮带15与烘干塔11的上端连接,烘干塔11的一侧设置有无缝碳钢管17,烘干塔11的底部设置有第五皮带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3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磨损均相流化床反应装置
- 下一篇:油管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