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囊式纤维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3383.5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7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国;张思庆;王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水处理设备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0 | 分类号: | B01D24/10;B01D24/4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秀福 |
地址: | 250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过滤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粒状滤料要实现变孔隙过滤,需采用不同比重、不同粒径的滤料进行级配。而纤维束过滤滤层是无级变孔隙滤层,截污能力强,因此纤维束过滤器的特点是截污容量大,过滤周期长,占地面积小。其中,囊式纤维过滤器可以通过调节充入胶囊内流体的压力调整滤层的密度,即能充分发挥滤料的截污容量,又能保证过滤出水的水质。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0年7月28日公开的由刘凡清设计的、专利号为200920068915.0、名称为囊式纤维束过滤器的滤元模组的实用新型专利,它是将若干纤维束滤元的两端分别悬挂在上滤板模块和下滤板模块上,形成滤元模组,在所说滤元模组内部设置至少一只胶囊,或在所说滤元模组边缘也就是相邻滤元模组之间设置胶囊。所说滤元模组主要包括滤板模块、下滤板模块、纤维束滤元、滤元上端连接件、滤元下端连接件、胶囊。其缺点是结构较复杂,胶囊容易破裂,不易更换,过滤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胶囊容易更换、清洗效果好的囊式纤维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囊式纤维过滤器,包括筒体和连接于筒体上部的进水管系、连接于筒体下部的出水管系,筒体内设有多孔板和纤维束,纤维束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只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束的上端固定于多孔板上、下端连接有重坠,所述的胶囊固定于多孔板上。
为了降低清洗时的耗水量,提高清洗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筒体内的下部还设有布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囊式纤维过滤器,其纤维束的上端固定于多孔板上、下端连接有重坠,结构较简单;筒体内的下部还设有布气装置,可以降低清洗时的耗水量,提高清洗效果。滤层压缩密度可调节可控制,从而可以调节过滤精度和过滤速度,不仅适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浊度的水处理过滤,也适用于去除水中有机物、氨氮、总氮、总磷的微生物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囊式纤维过滤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囊式纤维过滤器的左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囊式纤维过滤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支座,2-进气装置,3-进水管系,4-高压橡胶管,5-胶囊固定装置,6-多孔板,7-胶囊,8-纤维束,9-重坠,10-进水装置,11-水表,12-加压室充水管道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囊式纤维过滤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囊式纤维过滤器,包括筒体和连接于筒体上部的进水管系3、连接于筒体下部的出水管系,筒体内设有多孔板6和纤维束8,纤维束8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只胶囊7,所述的纤维束8的上端固定于多孔板6上、下端连接有重坠9,所述的胶囊7固定于多孔板6上。所述的筒体内的下部还设有布气装置。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当压差上升或产水水质超标时,需要进行气洗和水洗,目的是将纤维束滤元上的污物清除,以恢复其正常运行,该布气装置的结构为支母管式且根据用气量设计了多个小孔,以达到布气均匀、清洗彻底等特点。
以上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实用新型之用,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所有等同的变化或变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水处理设备厂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市水处理设备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33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多个高压力过滤单元组成的污泥深度脱水机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澄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