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催化裂化再生烟气除尘脱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93117.2 | 申请日: | 2011-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7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齐慧敏;王明星;李欣;彭德强;王岩;刘杰;姜阳;廖昌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96;B01D50/00;B01D53/50;C02F1/7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裂化 再生 烟气 除尘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的一种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催化裂化再生烟气净化并使排放尾气达到排放标准的除尘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SO2是一种全球性的污染物,其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SO2主要来源于电厂、燃煤锅炉以及石油化工行业等,其中催化裂化(FCC)装置是产生SO2的主要装置之一。催化裂化装置主要以高含硫的直馏蜡油为原料,掺炼部分渣油,原料中5%~10%的硫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在催化剂再生过程中,其中90%的硫氧化为SO2排放到烟气中。同时,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开发催化裂化再生烟气净化成套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内外烟气脱硫的方法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以湿法脱硫为主。其中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有石灰水-石膏法、海水法、氨法、双减法、镁法等。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在国内电厂烟气净化方面应用较多。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催化裂化再生烟气具体以下特点:FCC再生烟气含尘量高、烟尘浓度波动大,在装置“吹灰”时尤为突出,SO2浓度较高。在烟气净化过程中,高含尘量造成设备磨损严重,堵塞循环泵等问题。针对FCC再生烟气的特性及装置运转瓶颈,开发了相应的烟气净化工艺,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CN101108301A公开了一种催化裂化再生烟气除尘脱硫方法及装置,其采用管道式净化除尘脱硫,设置了多级喷淋结构。多级管道喷淋净化工艺结构简单,装置占地面积小,但是高含尘量严重影响吸收液循环泵的使用寿命,而且存在粉尘堵塞现象。
CN1262145A公开了一种海水脱硫工艺,利用海水天然碱性及其具有缓冲的能力,脱除烟气中的SO2,海水一次通过洗涤,SO2去除率达95%以上。但此工艺受地域限制,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烟气净化技术所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新型环保、安全可靠、设备简单、操作费用低的烟气除尘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包括烟气换热器、气固分离器、烟气洗涤器、脱硫塔、一级循环液持液槽、二级循环液持液槽、一级吸收液循环泵、二级吸收液循环泵、废水催化氧化塔组成;按照烟气流动方向,烟气换热器、气固分离器、烟气洗涤器和脱硫塔依次连通,烟气洗涤器下部设置一级循环液持液槽,脱硫塔下部设置二级循环液持液槽;一级循环液持液槽与二级循环液持液槽之间设置溢流挡板,一级吸收液循环泵的入口与一级循环液持液槽相通,出口与烟气洗涤器相通;二级吸收液循环泵的入口与二级循环液持液槽相通,出口与脱硫塔相通;废水催化氧化塔设置在一级循环液持液槽中或一级循环液持液槽外。
本实用新型装置中,换热器采用未处理烟气与净化烟气换热结构,换热器可以是回转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夹套式换热器等,换热器将净化烟气加热到70~85℃。
本实用新型装置中,气固分离器可以是文丘里除尘器、旋流式分离器等,可多个并联或串联除尘。
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烟气洗涤器可以为文丘里洗涤器、撞击流洗涤器等,设置2~8个并联,其具有除尘脱硫效果,除尘率达70%~90%,脱硫率达50%~85%。
本实用新型中,脱硫塔可以采用喷淋塔、填料塔等,其脱硫效率达95%以上,在塔顶设置高效除雾器,除雾率达95%。
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废水催化氧化塔可以设置在持液槽内或持液槽外,对一级循环液持液槽外排的废液进行氧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烟气除尘脱硫装置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采用未处理烟气湿式脱硫前气固分离除尘,可以缓冲粉尘浓度波动,避免装置堵塞,降低设备磨损。
(2)除尘脱硫系统采用两级除尘-两级脱硫,可提高吸收液利用率,提高脱硫效率,从而减小设备体积及脱硫装置的规模。装置除尘率和脱硫率均在95%以上。
(3)烟气净化装置集换热、两级除尘、两级脱硫、除雾、催化氧化脱COD等功能为一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烟气净化装置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烟气净化装置另一种构成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3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法制作颗粒料生产线
- 下一篇:真空采血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