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多边形接头钻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0133.6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0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解兰宏;张逸群;陈晨;刘甘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亚;解兰宏;张逸群;陈晨;刘甘露 |
主分类号: | E21B17/042 | 分类号: | E21B17/04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多边形 接头 钻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技术领域,即钻井用钻杆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大斜度井和水平井钻进中,井底通常存在着岩屑床,它会产生非常大的摩擦阻力,使得加压困难,甚至造成卡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要采取各种措施来破坏岩屑床,其中一种方法便是采用特殊形状的钻具,将井底的岩屑翻起,在钻井液的扰动冲洗作用下,带到井口。
一直以来,人们在钻井中使用的都是圆接头的钻杆,为了实现连接,在钻杆两端分别加工公、母螺纹,这种钻杆的优点是,便于加工,在井下的阻力小,磨损不厉害。但是在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圆接头钻杆在上扣和卸扣时通过钳牙咬入钻杆接头的外表面,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能够承受卸扣所需的扭矩才行,这个过程出现了三种情况:—是钳牙如果不是足够锋利(即使锋利的钳牙,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也会变钝),在咬合接头时需要滑动微小的距离后才能够切入本体,达到所需的扭矩;二是液压大钳(目前使用最多的是液压大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钳框开口处会微微变大,造成咬合不紧,需要在接头上滑动一段距离后才能咬紧;三是在上扣和卸扣过程中,钳牙对钻杆的作用力是一剪切力,使局部金属体产生微变形,这样会严重加剧钻杆接头的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必须截短接头,重新加工螺纹,缩短了钻杆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钳牙咬紧接头有一个无效的滑动时间,必然降低了起下钻具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的多边形接头钻杆。
本实用新型包括空心杆体,在所述杆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空心圆锥台续接横断面的外表面相同的正多边形的接头段,在其中一个接头段内设置锥形内螺纹,在另一个接头段的另一端续接空心外螺纹段,所述空心外螺纹段的外表面设置与所述锥形内螺纹配合的锥形外螺纹。
在实际生产本实用新型产品时,空心杆体和两个正多边形接头段的长度和美国石油学会(API)标准要求的相同,接头段的正多边形内切圆和原来同一型号钻杆的接头外径相同,以保证钻杆具有比原钻杆更高的强度。只需将液压大钳的钳头改制成与用于上、卸扣的接头段尺寸对应的多边形,钳头不装钳牙,这样,在上、卸扣时,液压大钳可以迅速方便地咬合钻杆的接头段,进行上、卸扣,而不会滑动,即便钳头有轻微的张开变形。同时,由于不装钳牙,不会对接头段本体造成伤害,避免了接头段因为磨损过甚造成强度降低而被迫重新截短加工螺纹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可使上扣和卸扣更加方便、迅速,必然节约起下钻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原有的圆接头钻杆在旋转钻进时,对井底不具备刮削功能,而实用新型在旋转过程中,对井底产生了刮削,可以方便及时地清除岩屑床,在保证加压顺利的同时,也消除了卡钻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断面图。
图3为图1中B-B向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空心杆体1的两端分别通过空心圆锥台2、3摩擦焊接两个横断面的外表面相同的六边形的空心接头段4、5。
在接头段4内设置锥形内螺纹4-1,在接头段5的另一端续接空心外螺纹段6,空心外螺纹段6的外表面设置与所述接头段4内的锥形内螺纹4-1配合的锥形外螺纹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亚;解兰宏;张逸群;陈晨;刘甘露,未经刘亚;解兰宏;张逸群;陈晨;刘甘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01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