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电筒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9680.2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2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高源;桂琼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17/10;F21V23/04;F21V2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电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小电器,具体涉及一种手电筒。
背景技术
手电筒由于方便,成为家庭必备日常用品。传统的手电筒大多是长筒式的,由于只有前端为发光源,形成的光线为束型的,聚光效果好,但是却存在不足,因为手电筒的长筒型结构,使得经常会在不经意间由于碰触到周围物体从而造成损害;另外由于光束产生的光线强烈,照射区域狭小,且在眼睛直视光线时容易造成伤害。
一个名为“手电筒”、公开号为CN1637338 A、公开日为2005.07.13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手电筒,它的结构是圆柱形外壳,并通过二极管提供光源,由外壳圆柱形外皮上的出光孔径射出,其结构长大,不宜在狭小空间使用,且由于光源集中,照射区域狭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手电筒由于长筒型结构不宜在狭小空间使用,光线集中照射区域狭小且容易对眼睛产生伤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体积小巧,光源发散、柔和的手电筒。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手电筒,包括外壳、电源、开关和灯,外壳为长方体,外壳分为固定壳和灯罩,所述灯罩为长方体上的三角块,固定壳与灯罩固定连接。灯发出的光线透过多面灯罩散发出来,形成发散光源。灯罩形成的发散光可以增大照射区域,为使用带来更大便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壳分上、下两部分,固定壳的上、下两部分在对应位置分别设有插槽和插销,上、下两部分通过插销嵌入插槽中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固定壳上与灯罩连接处设有卡槽,固定壳与灯罩通过卡槽相连,固定壳内上、下两部分分别设有电源安装架和灯安装架,电源通过电源安装架与固定壳固定连接,灯通过灯安装架与固定壳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外壳周边倒圆角。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开关包括开关按钮和开关按钮套,开关按钮套位于固定壳外,固定壳的上部对应位置设有开关槽,开关按钮穿过开关槽与开关按钮套嵌套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开关按钮套上设有防滑纹。防滑纹可以防止在操作过程中手指打滑,从而方便开关。
作为优选方案,电源为充电电源,电源上设有充电插头,充电插头位于长方体外壳内的两面的夹角处,固定壳内上下两部分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充电插头滑槽,充电插头通过充电插头滑槽与固定壳滑动连接,充电插头包括插头和插头按钮,插头按钮与插头固定连接,固定壳上在与充电插头对应外置分别设有插头槽和插头按钮槽,插头槽与插头相配,插头按钮槽与插头按钮相配,插头按钮位于插头按钮槽内。充电电源可反复使用,充电插头与固定壳滑动连接后,可以在不使用时,退缩到固定壳里。
作为优选方案,插头按钮上设有防滑纹。防滑纹增大手里面积,便于在充电时,手指对插头按钮的操作。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操作简便,且光线柔和,形成的照射区域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固定壳,12灯罩,13插槽,14插销,15卡槽,16电源安装架,17灯安装架,18充电插头滑槽,2电源,21充电插头,22插头,23插头按钮,24插头槽,25插头按钮槽,3开关,31开关按钮,32开关按钮套,33开关槽,4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手电筒,包括巴掌大小的长方体的外壳1、可反复充电的电源2、按钮型开关3和灯4,外壳1周边倒圆角,外壳1分为固定壳11和灯罩12两部分,固定壳11分上、下两部分,固定壳11的上、下两部分在对应位置分别设有插槽13和插销14,上、下两部分通过插销14嵌入插槽13中以固定;灯罩12为长方体上的三角块,灯罩外表包括长方体的两个角,四个面是长方体上相邻四个面的一部分。固定壳11上与灯罩12连接处设有卡槽15,固定壳11与灯罩12通过卡槽15相连。固定壳11内上、下两部分分别设有电源安装架16和灯安装架17,电源2通过电源安装架16与固定壳11固定,灯4通过灯安装架17与固定壳11固定。安装时,将电源2装进电源安装架16、将灯4装进灯安装架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96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