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阶梯型润滑油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8904.8 | 申请日: | 201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3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杨细元;潘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20 | 分类号: | F02F1/20;F01M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刘牧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动机 阶梯 润滑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油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阶梯型润滑油道,具体适用于增加轴承的承压面积,并改善润滑效果。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发动机的整体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发动机要具有很好的润滑性能。发动机曲轴由于高速旋转,摩擦和发热均比较厉害,工作环境恶劣,需要很好的润滑效果。参见图1,目前常用的润滑方式主要是在缸体1和曲轴上开设润滑油道(即主油道2),通过主油道2对其进行润滑,但由于目前使用的主油道2均采用传统的油道加工方式,受现有加工工艺的限制,主油道2的最小直径只能达到6毫米,均为直通结构,不仅没有节流效果,而且会造成轴承单位面积承压较大,润滑条件较差,润滑效果不理想。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133270Y,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10月15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发动机气缸体润滑油道,该实用新型中的机油泵泵出的高压油进入贯穿发动机前后端的主油道,主油道将机油分别引入主轴承润滑油道,主轴承润滑油道延伸至主轴承孔的孔壁处,主轴承润滑油道的旁侧的主轴承孔的孔壁上开设有节流孔,主轴承孔上安装的主轴瓦上开设有第一孔、第二孔以及将第一孔、第二孔连通的油槽,油槽沿主轴瓦的工作面环状开设,所述的第一孔和第二孔分别与主轴承润滑油道和节流孔相连,节流孔的出油口方向指向活塞所在的方向。虽然该实用新型能对发动机的活塞进行冷却润滑,但就润滑油道而言,其采用的仍旧是传统的油道结构,即直通结构,而且它的加工方式也仍受现有加工工艺的限制,最小直径只能达到6毫米,不仅节流效果较差,而且易造成轴承单位面积承压较大,因而润滑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节流效果较差、易造成轴承接触面承压较大、润滑效果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节流效果较好、轴承单位面积承压较小、润滑效果较佳的用于发动机的阶梯型润滑油道。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阶梯型润滑油道,包括缸体、主油道与轴承接触面,所述轴承接触面与缸体相连接,缸体的内部设置有主油道,主油道的出油口与轴承接触面相接触;
所述阶梯型润滑油道还包括T型的节流堵头,所述缸体上近出油口的部位设置有与主油道相通的凹槽,且凹槽的宽度大于主油道的直径;所述节流堵头包括相互垂直的进油部与出油部,进油部的宽度与主油道的直径相同,出油部的宽度大于进油部的宽度,进油部、出油部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同一个节流堵头油道,进油部与主油道相配合,出油部与凹槽相配合,节流堵头油道的一端与主油道相通,另一端与轴承接触面相接触,且节流堵头油道的直径小于主油道的直径。
所述主油道的直径为6毫米,节流堵头油道的直径为4毫米。
所述进油部与主油道之间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出油部与凹槽之间的配合方式为过盈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阶梯型润滑油道中还包括T型的节流堵头,该节流堵头包括相互垂直的进油部与出油部,进油部、出油部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同一个节流堵头油道,装配时,进油部与主油道相配合,出油部与凹槽相配合,此时,节流堵头油道的一端与主油道相通,另一端与轴承接触面相接触,使用时,当润滑油经主油道、节流堵头油道流向轴承接触面时,由于节流堵头油道的直径小于主油道的直径,油道内径变小,节流效果增强,同时,由于出油部的宽度大于主油道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扩大了轴承接触面的面积,从而降低了轴承的单位面积承压,改善了润滑效果,尤其当主油道的直径为6毫米、节流堵头油道的直径为4毫米时,节流效果更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节流效果较好、轴承单位面积承压较小,而且润滑效果较佳。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阶梯型润滑油道中通过增设T型的节流堵头来产生节流作用,并增强节流效果,该节流效果能够有效避免上油过多,从而合理用油,节约能量,降低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省油效果较强。
3、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阶梯型润滑油道是在传统油道加工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增设T型的节流堵头来实现改善润滑效果的目的,并没有提高加工难度,同时,增设的节流堵头结构简单,不仅易于制造与安装,而且工作性能可靠。因此本实用新型易于制造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缸体1,主油道2,出油口21,轴承接触面3,节流堵头4,进油部41,出油部42,节流堵头油道43,凹槽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89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