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含铜污泥酸化尾气的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6400.2 | 申请日: | 201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0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段春发;蒋建明;陈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东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44209 | 代理人: | 陈鸿荫 |
地址: | 5162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污泥 酸化 尾气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的化学或生物净化,尤其涉及废气的吸收装置,特别是涉及工业含铜污泥酸化后的尾气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含铜污泥中的铜主要以氯化铜形式存在,在盛放工业含铜污泥的酸化罐中加入浓硫酸,对所述含铜污泥进行酸化处理,过程中生成氯化氢气体,必须进行吸收处理,以免污染环境。现有技术采用一级吸收装置吸收氯化氢气体,吸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其消耗量大,且因氯化氢气体温度高,吸收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工业含铜污泥酸化尾气的吸收装置,其吸收效率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业含铜污泥酸化尾气的吸收装置,包括一级吸收液储槽,尤其是,还包括与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通过输气管道相连通的二级吸收液储槽,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的正上方竖直地设置其一部分插入该一级吸收液储槽内的中空吸收塔,该吸收塔上端封闭并位于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外,所述吸收塔下端敞口并悬于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内的吸收液上方,该吸收塔和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的外部还通过输液管道连接有第一循环泵;所述二级吸收液储槽内腔设有位于其槽内吸收液上方的填料区,所述二级吸收液储槽连接有用于将其槽内液体循环泵至所述填料区上方的第二循环泵;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通过输气管道将气体通入所述二级吸收液储槽内填料区的下方,所述吸收塔上设有第一进气口,对应地,所述二级吸收液储槽上设有第二排气口,在与该第二排气口相连接的排气管道上串接有排风机。
所述吸收塔呈倒置漏斗状,其上部为中空环状柱体并伸出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之外,下部为中空截头圆椎体,而且伸入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之内。
在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的顶部,设有第一排气口,从该处通过输气管道将气体导入设在所述二级吸收液储槽内填料区下方槽壁上的第二进气口。
在位于所述填料区上方的二级吸收液储槽槽壁上,设有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循环泵通过该第二进液口,将所述二级吸收液储槽槽内液体循环泵至所述填料区的上方。
在所述第一进气口处,设有第一阀门。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工业含铜污泥酸化尾气的吸收装置之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含铜污泥酸化时,酸化反应罐中温度较高,产生的氯化氢气体温度>100℃,为此,一级吸收液储槽中的吸收液选用水,大量的水经循环泵提升至吸收塔内,进而对酸性气体进行吸收,降低了气体温度,有利于提高吸收效率;未吸收完全的气体经二级吸收液储槽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进一步吸收,最后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大气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业含铜污泥酸化尾气的吸收装置之整体结构部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参照图1所示,一种工业含铜污泥酸化尾气的吸收装置,包括一级吸收液储槽10,还包括与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10通过输气管道相连通的二级吸收液储槽20,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10的正上方竖直地设置其一部分插入该一级吸收液储槽10内的中空吸收塔30,该吸收塔30上端封闭并位于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10外,所述吸收塔30下端敞口并悬于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10内的吸收液上方,该吸收塔30和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10的外部还通过输液管道连接有第一循环泵40;所述二级吸收液储槽20内腔设有位于其槽内吸收液上方的填料区50,所述二级吸收液储槽20连接有用于将其槽内液体循环泵至所述填料区50上方的第二循环泵60;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10通过输气管道将气体通入所述二级吸收液储槽20内填料区50的下方,所述吸收塔30上设有第一进气口31,对应地,所述二级吸收液储槽20上设有第二排气口21,在与该第二排气口21相连接的排气管道上串接有排风机70。
所述吸收塔30呈倒置漏斗状,其上部为中空环状柱体并伸出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10之外,下部为中空截头圆椎体,而且伸入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10之内。
在所述一级吸收液储槽10的顶部,设有第一排气口11,从该处通过输气管道将气体导入设在所述二级吸收液储槽20内填料区50下方槽壁上的第二进气口22。
在位于所述填料区50上方的二级吸收液储槽20槽壁上,设有第二进液口23,所述第二循环泵60通过该第二进液口23,将所述二级吸收液储槽20槽内液体循环泵至所述填料区50的上方。
在所述第一进气口31处,设有第一阀门32。
首先在盛放工业含铜污泥的酸化罐中加入浓硫酸,对含铜污泥进行酸化处理,过程中生成浓度大约为1.7 g/l的氯化氢气体,温度>100℃ 。从所述酸化罐中排放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在排风机的作用下,经第一进气口31进入吸收塔30,吸收塔30位于一级吸收液储槽10的上端,呈倒置漏斗状,下方开口对准所述储液槽10内的液面,但与该液面保持一定距离。一级吸收液储槽10内的吸收液,即水,经第一循环泵40被汲入吸收塔30上方的进液口,进而实现对气体的淋洗吸收。未被吸收完全的气体经第一排气口11进入二级吸收液储槽20的第二进气口22,第二进气口22位于二级吸收液储槽20的上部,且低于填料区50。二级吸收液储槽20内的吸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借助第二循环泵60泵升,经第二进液口23进入填料区50上方,所述溶液穿越填料区50溢流而下,实现对气体的进一步吸收。未吸收完全的气体经二级吸收液储槽20最顶端的第二排气口21排出,借助排风机70的作用排入大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东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东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6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屑废料再生复合塑料板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二维片状钡铁氧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