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青虾的人工虾巢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85556.9 | 申请日: | 2011-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9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蒋速飞;傅洪拓;熊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2140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虾 人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供青虾栖息和捕捞青虾的工具,特别是一种青虾的人工虾巢。
背景技术
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学名日本沼虾,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并且其养殖周期短、投入成本低,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和养殖户的喜欢。目前,养殖的青虾和野生青虾的捕捞方式只有地笼网、抄网和拉网三种捕捞方式。
地笼网捕捞青虾,在温度高的时候捕捞青虾,由于温度高,青虾活动能力强,当笼稍里面青虾密度高到一定程度,容易照成青虾死亡,给渔民造成损失;同时,在青虾生长期,当青虾在笼稍里面脱壳的时候,也容易照成损伤,影响经济效益。拉网,只是适合冬季,气温较低,青虾活动能力降低的时候,用来捕捞青虾。因此,结合人工虾巢和抄网的方法,则是青虾捕捞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
目前,广大养殖户和渔民使用的人工虾巢,一般都是用茶树枝或水花生等材料加工成的。它们使用寿命短,用茶树枝做的人工虾巢一般最多用两年,而水花生做成的人工虾巢则最多只能使用一个季节。而且茶树枝或水花生做成的人工虾巢在腐烂的过程中容易污染水质,影响青虾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解决目前人工虾巢腐烂变质污染水质,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给养殖户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方便的清洁的人工虾巢。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主要技术方案:
一种青虾的人工虾巢,有多片水草状结构体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草状结构体材质为深色LDPE。
优选的:所述人工虾巢为高60cm,底部直径70cm的类似圆锥体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塑料制成水草的形状,给青虾的生长和日常生活提供栖息场所,避免养殖过程中青虾自相残杀,有效的提高了青虾养殖产量。捕捞青虾的时候只需将抄网放在人工虾巢的下面,然后将人工虾巢抖一抖,虾巢上青虾就全部入网。其特点是使用轻便、寿命长,能使用6~8年,而且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水体有污染。
附图说明
图 1 为单片水草状结构体示意图;
图 2 为多片水草状结构体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青虾的行为学和生活习性,用塑料制成水草的模型,并以一定的形状组装再一起,形成一个容易操作的人工虾巢。
本实用新型制作步骤如下:
(1)挑选材料:最好选用全新的、深色的LDPE(低密度聚乙烯),使用回收原料则有可能含毒物质或刺激气味,影响青虾的栖息。
(2)制作单片水草状塑料模型(如图1)
(3)组装:将制作好的单片水草塑料模型,固定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固定的人工虾巢。
(4)整型、定型:调整人工虾巢大小、高度,使其固定为高60cm,底部直径70cm的类似圆锥体的形状(如图2),方便操作。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效果作详细说明。
实例1:
池塘面积3亩(长70米宽28米),10月中旬,水温20~25℃,池塘中放置3排人工虾巢,每排10个,放置一个星期后,用抄网捕捞,共捕获青虾35公斤,平均每个虾巢可捕捞青虾1.16公斤。
实例2:
池塘面积3亩(长100米宽20米),12月初,水温8~12℃,池塘中放置2排人工虾巢,每排15个,放置两个星期后,用抄网捕捞,共捕获青虾45公斤,平均每个虾巢捕捞青虾1.5公斤。
实例3:
池塘面积5亩(长100米宽33米),12月初,水温8~12℃,池塘中放置3排人工虾巢,每排15个,放置两个星期后,用抄网捕捞,共捕获青虾75公斤,平均每个虾巢捕捞青虾1.67公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55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