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镀银铜芯薄膜绝缘微型柔软综合屏蔽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3287.2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5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何成龙;佘晨;章新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02;H01B7/17;H01B5/0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银 薄膜 绝缘 微型 柔软 综合 屏蔽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技术中卫星导航应用服务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镀银铜芯薄膜绝缘微型柔软综合屏蔽电缆。
背景技术:
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防腐蚀、柔软度好、体积小、质轻、减小敷设空间、减轻装置重量、便于安装的特点,采用一般的综合屏蔽电缆很难达到如此要求。根据客户的使用环境与传输特性要求,从选材、结构设计到工艺控制进行了多方论证,从中筛选了一套最佳的设计方案对新型的微型柔软综合屏蔽电缆进行研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镀银铜芯薄膜绝缘微型柔软综合屏蔽电缆敷设空间小、重量轻、频繁移动、便于更换,在强磁场的环境中通讯质量不受影响,保证通讯质量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镀银铜芯薄膜绝缘微型柔软综合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两根或多根包裹绝缘层的导体构成的数个导体组,数个导体组外设有编织镀银铜线构成的分屏蔽层,分屏蔽层外设有数根包裹绝缘层的导线,分屏蔽层与导线外设有本色棉纱线编织构成的护套层。
所述的镀银铜芯薄膜绝缘微型柔软综合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导线由多股镀银软铜线束、绞而成。
所述的镀银铜芯薄膜绝缘微型柔软综合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采用半定向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导体选用导电性好、导热性好、塑性优良,在适宜的空气中具有较好耐腐蚀的裸铜软线,采用绞合的加工方式,不但圆整、柔软同时传输信号稳定。
2、绝缘挤绝缘性好,且具有阻燃、耐油、耐化学药品、耐老化及耐水性优良的特种柔软聚氯乙烯,采用挤压式的加工方式,不但保证外径的一致性,同时提高抗电强度。
3、两芯以上电缆选用节距比较小的绞合方式,不但结构稳定同时保证柔软度。
4、屏蔽选用导热性好、塑性优良的裸铜软线,采用新颖的缠绕方式加工屏蔽,这种特殊的方式使柔软度大大提高,频繁移动不受影响,减小了整体结构尺寸,是任何屏蔽形式不能比拟的,减小回路间的相互干扰及外部干扰,保证信号准确地传输。
5、护套采用具有阻燃、耐油、耐化学药品、耐老化及耐水性优良的特种柔软聚氯乙烯,即柔软又对整个电缆起到了机械保护作用,使电缆在不利的环境中保证通讯质量。
6、增加了船载移动信息系统检测仪器配套使用的特种屏蔽抗干扰微型超柔电缆的新品种,还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为微型检测仪器中配套提供的优选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20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12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镀银铜芯薄膜绝缘微型柔软综合屏蔽电缆,包括有两根或多根包裹绝缘层2的导体1构成的数个导体组,数个导体组外设有编织镀银铜线构成的分屏蔽层3,分屏蔽层3外设有数根包裹绝缘层2的导线4,分屏蔽层3与导线4外设有本色棉纱线编织构成的护套层5。
导体1、导线4由多股镀银软铜线束、绞而成,绝缘层2采用半定向聚四氟乙烯薄膜绕包构成。
微型综合屏蔽软电缆的结构尺寸及单位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未经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32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极灯用双簧汞齐组件
- 下一篇:光能电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