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氧化碳气体捕捉和精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7208.7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2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白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洪亮 |
主分类号: | C01B31/20 | 分类号: | C01B31/20;C01B31/22;B01D53/1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 |
地址: | 116031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气体 捕捉 精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氧化碳气体捕捉和精制装置涉及化工生产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和干冰的生产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二氧化碳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碳资源,可以被广泛用于多种领域。化学合成工业、机械保护焊接、金属铸造加工、农业施肥、果品蔬菜保鲜、啤酒饮料灌装、石油开采、消防灭火、医药卫生等行业都需要二氧化碳。而我国二氧化碳的气体来源又非常丰富:有机化工厂的制氢、乙二醇生产,无机化工厂的变换气、合成氨生产,粮食发酵造酒,钙、镁等矿石分解,硼矿粉碳解,油田伴生气,燃烧煤或重油的烟道气等等都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这些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从10%-90%,其中所含成分也不同,含有多种杂质。新的食品级二氧化碳国家标准10621-2006对22个指标有严格要求。原有的生产制造二氧化碳方法比较简单,大部分只是针对其中某一种杂质组分进行剔除,生产出的产品含杂质比较多,不是特别纯净,特别是用于食品行业的二氧化碳产品,要求比较严格,生产制造比较困难。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气体捕捉和精制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二氧化碳气体捕捉和精制装置,从而解决原有的生产制造二氧化碳方法比较简单,大部分只是针对其中某一种杂质组分进行剔除,生产出的产品含杂质比较多,不是特别纯净,特别是用于食品行业的二氧化碳产品,要求比较严格,生产制造比较困难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二氧化碳气体捕捉和精制装置,是由鼓风机、水洗塔、水槽、水泵、贫液泵、富液泵、吸收塔、分离器、再生塔、分液器、热源、压缩机、第一分水器、第一脱硫器、第二脱硫器、换热器、加热器、脱烃器、冷却器、第二分水器、第一净化器、第二净化器、冷凝器、制冷机、精馏塔、储罐、干冰机所组成。所述的鼓风机连接到水洗塔下部,水洗塔底部与水槽相连,水洗塔顶部与吸收塔下部相连,吸收塔顶部与分离器上部相连,吸收塔底部通过富液泵与再生塔上部相连,再生塔底部通过贫液泵与吸收塔上部连接,所述的热源给再生塔下部加热,吸收塔顶部与分液器上部相连,分液器底部与贫液泵连接,分液器顶部与压缩机相连,压缩机出口连接到第一分水器上部,分水器顶部连接第一脱硫器和第二脱硫器顶部,连接方式为串并联,第一脱硫器和第二脱硫器出口再依次连接换热器、加热器、脱烃器顶部,脱烃器出口连接到换热器后进入冷却器,再进入第二分水器上部,然后从顶部进入第一净化器、第二净化器,再通过冷凝器后进入精馏塔中部,制冷机给冷凝器提供冷量,精馏塔塔底液体二氧化碳输送到储罐储存,再进入干冰机生成固态干冰,干冰机通过管道将固化时产生的气态二氧化碳输送到压缩机入口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收塔和再生塔里所用吸收液为显碱性的吸收剂,如碳酸钾、乙醇胺等。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脱硫器和第二脱硫器的连接方式为串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脱烃器和换热器、加热器的连接方式,脱烃器反应放热后的高温气体通过换热器给常温的原料气加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干冰机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压缩机的入口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净化器与第二净化器材质为碳钢加不锈钢衬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洪亮,未经白洪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72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高频多晶硅还原炉自动加热调功系统
- 下一篇:注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