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弃型组合式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4523.4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4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川;林嘉填;俞海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绿邦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 |
代理公司: | 福建炼海律师事务所 35215 | 代理人: | 许育辉;张维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弃 组合式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抛弃型组合式膜组件。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因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膜分离装置价格昂贵,而目前膜组件主要存在的缺点有:1)膜组件价格昂贵,膜污染情况突出,膜使用寿命较短:传统的柱式膜组件在膜束丝达到使用寿命后,就要将整支膜组件,包括膜壳、膜连接头、连着的管件等一起更换,然而虽然膜组件的核心膜束丝使用寿命较短,根据处理水质情况为3-5年,但是膜连接头、膜壳、管件等为耐久性产品在膜束丝达到使用寿命后,都要进行更换,造成了资源浪费,费用较大。2)一般柱式排列的膜装置其接头为圆形,每一根膜管都要接进水、出水、浓水三根以上的管,管件消耗量大,而且由于要接大量管件排列不紧密,填充密度低,占用空间大。而且一般情况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可快速拆装、降低生产成本、占用面积小的抛弃型组合式膜组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抛弃型组合式膜组件,包括膜壳、膜壳内安装有中空纤维膜丝,膜壳两端依次安装有膜浇铸头、膜连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合接头,所述的组合接头包括上组合接头和下组合接头,所述的上组合接头上具有产水管道、出水管道,产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一侧具有凹槽,另一侧具有凸槽,所述的下组合接头具有进水管道和产水管道,进水管道和产水管道一侧具有凹槽,另一侧具有凸槽,所述的产水管道与中空纤维膜丝产水口两端连接,所述的进水管道通过进水接管与中空纤维膜丝进水口相连接、出水管道通过出水接管与中空纤维膜丝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的上组合接头和下组合接头分别与膜连接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下组合接头上还有曝气口,所述的与下组合接头连接的膜浇铸头和膜连接头间还装有曝气盘,所述的曝气口与曝气盘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上组合接头和下组合接头上开有限位槽,用于站立式安装固定位置。
进一步,所述的上组合接头和下组合接头两侧还设置有螺纹孔,用于悬挂式安装固定。
进一步,所述的浇铸头采用分区浇铸的方式,曝气盘均匀分布在各个浇铸区间。
进一步,所述的上组合接头和下组合接头与膜连接头采用螺纹连接或采用法兰连接,或采用其他固定连接方式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中空纤维膜丝为超滤中空纤维膜、微滤中空纤维膜丝或纳滤中空纤维膜丝。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抛弃型组合式膜组件具有下述优点:
1) 膜组件只用抛弃膜壳、膜丝、膜浇铸头、膜连接头部分,大大节约产品的长期使用成本;
2) 组合接头上的进出水管道直接把所有的进水、产水及曝气装置集成在一起,可快速拆装,不仅节省了安装空间,也减大大的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节省了管件、阀门、接头等材料成本;
3) 组合接头上的进出水管道可把各支膜管的进出水管道串联在一起。形成膜堆后,只要在整堆膜装置的端口接入进水、出水总管即可,相比传统超滤膜装置,其填充密度大大提高,节省了空间、也节省了大量的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抛弃型组合式膜组件基本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抛弃型组合式膜组件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抛弃型组合式膜组件安装示意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抛弃型组合式膜组件安装示意图2;
其中:1.膜壳、2.组合接头、21.进水管道、21′.出水管道、22.产水管道、23.螺纹孔、24.限位槽、25.曝气口、201.凸槽、202.凹槽、3.膜连接头、4.进水接管、4′.出水接管、5.中空纤维膜丝、6.膜浇铸头、7.曝气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绿邦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绿邦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45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