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热介质真空保温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2642.6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2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蒋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剑荣 |
主分类号: | F16L59/065 | 分类号: | F16L59/065;F16L9/18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苑新民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真空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管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冷/热介质真空保温管。
背景技术
目前,输送冷/热水的管道的外部大都用保温材料包裹起来,以确保管道内被输送的冷/热水的温度在输送的过程中不暗花的尽量的不要太大,例如对于冬天取暖设备的热水或热蒸汽的输送管道的外部都设置有保温材料,空调、冰箱、冰柜、冷库等制冷介质的输送管道的外部也大都设置有保温材料,这些保温材料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隔热保温效果,但是在输送的过程中散失的能量还是较大:一是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二是用户的生产成本增加;更重要的是终端用户不能得到所需要的热量或较冷的温度,影响正常的工作或生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可对冷/热介质远距离传送的冷/热介质真空保温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冷/热介质真空保温管,在内管的外侧套装有内径大于内管外径的外管,内管的两端均伸出外管的两端,外管的两端通过堵头与内管的外表面密封连接,在外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内外管之间的空腔联通的抽真空接头,抽真空接头内设置有抽真空单向阀。
上述的内管的两端均伸出外管的两端1-2cm,内管的内径为2-5cm。
上述的内管、外管及堵头均为PPR材料。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绝热效果高于普通保温材料,被输送介质在输送的路途中高温介质散失的热量较小、低温介质升高的温度较小,保温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对冷/热介质的远距离传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连接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一种冷/热介质真空保温管1,在内管11的外侧套装有内径D1大于内管11外径D2的外管14,内管11的两端均伸出外管14的两端,外管14的两端通过堵头12与内管11的外表面密封连接,在外管14的管壁上设置有与内外管11、14之间的空腔13联通的抽真空接头15,抽真空接头15内设置有抽真空单向阀,抽真空单向阀属于现有技术,例如CN03217745.3号专利公开的“真空系统单向阀”、CN96224803.7号专利公开的“一种凸球式汽车真空泵单向阀”等,具体结构不再详述。
上述的内管11的两端均伸出外管14的两端1-2cm,内管的内径D3为2-5cm。
上述的内管11、外管14及堵头12均为PPR材料,并通过烫头的工艺进行焊接。
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连接方式:首先用真空泵通过每根冷/热介质真空保温管1上的抽真空接头15及其内的抽真空单向阀将冷/热介质真空保温管1的内外管11、14之间的空腔13抽成真空,相邻的两根冷/热介质真空保温管1之间用同材料的直通2或直角4或三通或四通或更多的铜连接头通过烫头的工艺焊接连接,以便进行直线或转向输送需要保温的介质,在直通2或直角4或三通或四通或更多的铜连接头的外侧包裹上保温材料3,由于上述两根冷/热介质真空保温管1之间的连接距离较短,加之包裹了保温材料3,散热或升温幅度较小,将按长度连接后的管道的两端用同样的方法:一端与热源或冷源的介质供应源连通、另一端与终端的介质用户连通,即可高质量地输送需要的介质,由于中空管的绝热效果高于普通保温材料,所以,被输送介质在输送的路途中高温介质散失的热量较小、低温介质升高的温度较小。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剑荣,未经蒋剑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26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RFID技术的管道系统
- 下一篇:一种雪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