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面磨床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72512.2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1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王瑞昌;叶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巨力万向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00 | 分类号: | B24B7/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5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磨床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面磨床夹具。
背景技术
平面磨床是机械加工行业尤其是模具行业的一种重要的加工机床,它的工作台面一般为磁性吸盘,工作台面是水平的,适用于加工有1个或多个与被加工面平行的基准面的零件,基准面可直接吸合在工作台面上。
不过在加工中往往有很多零件因为没有可以利用的基准面而无法加工或加工质量不稳定。这些零件中的很多都有一些重要的基准孔或与被加工面有重要位置关系的孔,如果能利用这些孔作为加工基准,那么就能解决很多这种零件的加工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如图1、2所示的轴承座是十字万向节结构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的底面11为安装基准面,除了尺寸要求外,还有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且要求比较高,再加上轴承座的材质硬度较高,因此需要用平面磨床来加工。
但轴承座没有合适的与底面11平行的基准面,其中螺栓装配面12由于加工尺寸要求低,表面比较粗糙,不适合作为加工基准面。但轴承座侧面有轴承孔13,轴承孔13与底面有严格的位置关系,如果作为底面11的加工基准,那么底面11的加工质量是可以保证的。
因此设计一种可以利用孔来定位和装夹在平面磨床的夹具,是本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面磨床夹具,利用孔来定位和夹紧,达到准确定位,装夹简单、方便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面磨床夹具,包括与平面磨床工作台吸合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涨紧部件和校平块;所述涨紧部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为夹紧端;所述校平块设有与所述底座配合的凸块和水平的校平面。
优选的,所述涨紧部件包括涨紧套、涨紧柱和螺母。
优选的,所述涨紧套轴向设有与所述涨紧柱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一端为开有4条均布轴向槽的锥孔。
优选的所述涨紧柱一端设有与所述涨紧套锥孔配合的锥面,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螺母配合的螺纹。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与所述校平块的凸块配合的矩形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面磨床夹具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具有夹紧内孔的涨紧部件和校正水平面的校平块,使被加工件得到准确的定位和固定,满足规定的加工要求,且装夹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轴承座的示意图之一;
图2是轴承座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涨紧套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校平块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具在夹紧后的俯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轴承座 11、底面 12、螺栓装配面 13、轴承孔 2、底座 21、矩形槽 3、涨紧套 31、锥孔 32、轴向槽 33、通孔 34、夹紧端 4、涨紧柱 41、锥面 5、螺母 6、校平块 61、凸块 62、校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面磨床夹具,夹具设有一个与平面磨床工作台吸合的底座2,底座上设有包括涨紧套3、涨紧柱4、螺母5的涨紧部件和校平块6;涨紧部件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为夹紧端34;校平块设有与底座配合的凸块61和水平的校平面62。
如图3所示,涨紧套3轴向设有与涨紧柱配合的通孔33,通孔一端为开有4条均布轴向槽32的锥孔31。锥孔的目的是可将轴向力转成径向力,而开轴向槽的目的是让涨紧套的夹紧端34的外圆是分离的,在受到径向力时,外圆会张开,这样可以起到夹紧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巨力万向节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巨力万向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72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信流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空调系统及其室内外机连接管的长度判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