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密封耐腐蚀潜液泵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6821.9 | 申请日: | 201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0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芮世纲;洪秀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芮世纲 |
主分类号: | F04B43/04 | 分类号: | F04B43/04;F04B53/00;F04B5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腐蚀 潜液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密封耐腐蚀潜液泵。
背景技术
申请人曾在2005年申请专利“耐腐蚀隔膜潜水泵”,并获得专利权,专利号为200520126540.0。该泵具有全封闭、耐腐蚀、入水深度不受限制、电机不用高速旋转、且电机不易烧坏等优点。通过几年实践,其结构仍需改进。采用改进结构可减少零件、缩小体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美化外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密封耐腐蚀潜液泵,它将原有多角棱锥体封闭腔室的两端头重新设计成带有弹性通管,并在两端头的弹性通管的顶端处分别装上吸入阀和排出阀,这就不用在压盖上另装吸入阀和排出阀。液体直接从腔室两端头弹性通管进出,这样既减少弯曲的管道,又缩小体积,减少零件,免去管道弯曲的磨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美化外形。
本实用新型全密封耐腐蚀潜液泵,有全密封外壳、电机、组合曲轴、两个或四个带有弹性通管的多角棱锥体封闭工作腔室、腔室压盖、吸入阀、排出阀。其特征是:全密封外壳内装有电机和立体框架,在立体框架内装有两个或四个带有弹性通管的多角棱锥体封闭工作腔室,各腔室具有不动面和活动部分,各腔室的不动面用压盖分别固定在立体框架的周面上,各腔室活动部分套装在组合曲轴上,并在腔室两端头弹性通管的顶端分别按装吸入阀和排出阀。各腔室在组合曲 轴的带动下,产生容积大小的变化,使液体从腔室两端头的吸入阀和排出阀吸入和排出,从而达到吸排输送液体的目的。
其中带有弹性通管的多角棱锥体封闭工作腔室,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和腔室数量,甚至采用一个腔室也可以。
本实用新型由于改进结构,液体由下端吸入阀直通排出阀,不用由压盖经弯曲管道再由上端排出,节省了管道零件,缩小体积,管道能量损耗少,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美化外形。并将电机安装在底部,使重心下移,减少跳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有全密封外壳,它由底壳2,主体壳3和上壳14三部分组成。三段外壳2、3、14之间用螺栓和垫片紧密封闭形成静密封。外壳内装有电机1,通过连接盘5与组合曲轴10相连接,组合曲轴10由中间主轴和两端头偏心盘组成,该中心轴与两个带有弹性道管9的多角棱锥体封闭腔室11、17或四个带有弹性通管9的多角棱锥体封闭工作腔室11、17、18、19的活动部分套装连接,其特征是:上述各腔室的不动面部分通过压盖12分别固定在立体框架7、8的不动周面上,为缩小体积,将立体框架制成7、8组合式(见图1),在弹性管道9的顶端处分别安装吸入阀6和排出阀13,吸入阀6和吸入管4相连,吸入管4与外壳3铸成一体,不会有漏隙。腔室上端的排出阀13与总排出管15相连接,总排出管15与上端外壳14用垫片紧密封闭形成静密封,电机输入电线16与外壳14用垫片紧密封闭,形成静密封。
带有弹性通管9的多角棱锥体封闭工作腔室11、17或11、17、18、19是全封闭、不漏泄,各腔室的腔壁由内壁和外壁两部分组成。内壁23用弹性材料制成,外壁20、22是 用硬性材料制成(见图2),硬性外壁是由竖立活动板20和平卧活动板22用小轴21连接而成,竖立活动板20的一端套装在组合曲轴10的中间主轴上,另一端通过小轴21与平卧活动板22连接,而平卧活动板22的另一端通过小轴24安装在立体框架7、8上,并用压盖12紧固。腔室的弹性内壁23与硬性外壁20、22组成复合腔壁,弹性内壁23与硬性外壁20、22用凸缘或压板或粘合剂使其连成一体形成封闭的腔室。
当接通电源线16时,电机1转动,通过连接盘5带动组合曲轴10转动,组合曲轴是偏心的,带动腔室11的硬性竖立活动板20向上运动(见图2),该竖立活动板20又通过小轴21带动平卧活动板22向上作倾斜运动,由于两边活动板是互相对称的,因而增大腔室11的空间容积,此时腔室11的压力减小,吸入阀6打开由吸入管4吸入液体。排出阀13由于单向作用而关闭。腔室17的变化与腔室11的容积变化相反,它是由大变小,压缩腔室17的液体,使排出阀13打开,液体由排出总管15排出。
以上是叙述11、17两个腔室的工作过程,若是四个腔室11、17、18、19其工作过程与两个腔室相同,本专利可根据流量的需要确定封闭工作腔室的数量,选用1、3、5、7、9个都可以。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计原理的独特,结构新颖合理,它具有如下几个主要性能特征和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芮世纲,未经芮世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68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