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电机组废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6722.0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9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同强;李志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同强 |
主分类号: | F22D1/50 | 分类号: | F22D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机组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组废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冷凝热通过凉水塔或空冷岛排入大气形成巨大的热能损失,是火力发电厂能源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不仅造成能量和水或电的浪费,同时也严重地污染了大气。火力发电厂冷凝热排空,是我国乃至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浪费,也是无奈。然而,随着热泵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型高温水源热泵的问世,使得发电机组废热回收将成为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冷凝热、蒸汽热难以利用与回收,提供了一种采用热泵技术回收电厂冷凝热、废水余热的发电机组废热回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发电机组废热回收装置,包括蒸汽管路、高温废水管路、冷却水循环管路、除盐水管路,所述的除盐水管路连接除盐水箱,经过与水水换热器后通过除盐水回水管路回到除盐水箱。除盐水管路中的热能通过水水换热器获得。所述的除盐水回水管路上设有除盐水回水管路控制阀,水水换热器与除盐水回水管路控制阀之间设有除氧管路,除氧管路与除氧器连接。当除盐水回水管路控制阀打开时,除盐水管路中的水通过水水换热器后回流至除盐水箱;当除盐水回水管路控制阀关闭时,除盐水管路中的水通过水水换热器后通过除氧管路进入除氧器。
作为优选,所述的蒸汽管路连接汽机与凝汽器;高温废水管路连接溴化锂制冷机与吸收热泵;冷却水循环管路从冷却循环水池开始,经过凝汽器、吸收热泵、溴化锂制冷机制冷后回到冷却循环水池。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却水循环管路还经过离心热泵,离心热泵设置在吸收热泵与溴化锂制冷机之间。通过设置离心热泵,可以将经过吸收热泵的冷却水的热能进行进一步的热能交换,通过内循环管路将冷却水循环管路中的热能传递给除盐水管路,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却水循环管路上还设有冷却水回水管路,冷却水回水管路经过水水换热器,除盐水管路也经过水水换热器;冷却水回水管路的进水口设置在离心热泵与溴化锂制冷机之间,冷却水回水管路的回水口设置在凝汽器与吸收热泵之间。通过设置冷却水回水管路,可以选择打开冷却水回水管路补水阀,将在离心热泵进行热交换后的冷却水重新输送回吸收热泵进行热交换。同时,冷却水回水管路还经过除盐水管路,并将一部分的热能直接传递给除盐水管路。
作为优选,还包括内循环管路,内循环管路经过离心热泵、吸收热泵、溴化锂制冷机以及水水换热器。内循环管路通过冷却水循环管路上的吸收热泵、高温废水管路中的溴化锂制冷机以及冷却水回水管路上的离心热泵进行热交换获取热能,然后通过水水换热器将获得的热能以热交换的方式传递给除盐水管路。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却水回水管路上设有冷却水回水管路循环泵与冷却水回水管路补水阀,冷却水回水管路补水阀设置在进入溴化锂制冷机之前的冷却水回水管路上。通过打开冷却水回水管路补水阀可以对经过吸收热泵的冷却水进行二次回收利用,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的蒸汽管路经过汽机,将汽机产生的蒸汽输送至凝汽器,蒸汽经过凝汽器将热能传递给冷却水循环管路中的冷却水后凝水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循环管路上设有内循环管路补水阀。随着内循环管路内的水在不断的吸收释放热能会有一定的蒸发损耗,因此,通内循环管路补水阀可以对内循环管路内的水进行一定的补充,从而保证内循环管路的正常运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热泵技术回收电厂冷凝热、废水余热,具有热能回收利用率高,节能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冷却水循环管路、2-冷却水回水管路、3-内循环管路、4-蒸汽管路、5-除盐水管路、6-高温废水管路、7-吸收热泵、8-溴化锂制冷机、9-水水换热器、10-离心热泵、11-冷却循环泵、12-冷却循环水池、13-凝汽器、21-冷却水回水管路循环泵、22-冷却水回水管路补水阀、31-内循环管路循环泵、32-内循环管路补水阀、41-汽机、51-除盐水管路循环泵、52-除盐水回水管路控制阀、53-除氧器、54-除盐水箱、61-废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同强,未经李同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6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流式智能控制暖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