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胃肠减压营养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6130.9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4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凯;朱畅;杨雪菲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胃肠 减压 营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计一种可同时进行胃内减压和肠内营养的导管,解决临床医疗中禁食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支持的矛盾。
背景技术
临床医疗中常见消化道疾病患者需要进行胃内负压吸引减压而无法经口进食,部分情况下这种治疗可能长达数月,这些患者需要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而长时间肠外营养支持不符合人体自然生理,可导致诸多并发症而使患者情况恶化,治疗困难,且胃肠道长期不经食物刺激亦会造成粘膜退化等不良影响,故如何同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和胃内减压是临床医疗中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同时进行胃内减压和肠内营养支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胃肠减压营养管,可实现在胃内减压的同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避免长期肠外营养支持的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条具备双套管结构的橡胶导管,即内层较细的导管套入外层较粗的导管,导管横截面均为圆形,外管直径6mm,内层导管腔为双套管的内腔,直径1.5mm,内外导管之间为双套管的外腔,内外导管之间有沿长轴的线形支撑结构以保持外管腔通畅,导管的一端具有两个接口,一个接口与外腔相通,另一个与内腔相通,导管总长150cm,内层管壁全程完整,内腔与外腔全程分隔,而外层管壁分为4个相连续的节段,第一段自接口开始长40cm,为体外段,第二段长40cm,为食管段,此两节段外层管壁均完整,第三段长25cm,为胃段,该段外层管壁上均匀分布数个直径3mm小圆孔,以上三段内外导管间的线形支撑结构为对称的两条,第四段长45cm,为肠段,外层管壁沿导管长轴开6条凹槽,凹槽沿导管横截面圆周均匀分布,该段线形支持结构增至6条,连接凹槽间的外层管壁与内层管壁,外管壁各分段处标有刻度。
在胃肠道手术中将多功能胃肠减压营养管肠段经鼻腔沿食管、胃、十二指 肠置入空肠上段,体外段留于鼻腔以外,依据人体解剖结构,肠段位于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肠腔内,胃段位于胃腔内,食管段位于食管及鼻咽腔内,与外腔相通的体外接口接负压吸引,因胃段外层管壁上分布数个小圆孔,可进行胃内减压,与内腔相通的接口用于注入肠内营养液,直接进入空肠腔进行营养支持,肠段外壁开槽结构使导管在肠段不再具有吸引功能,使肠内营养液能够注入肠腔而不被回抽,但肠腔内若有潴留液体,仍可经凹槽导流至胃内吸出体外,且可使肠段导管保持一定的韧度,便于放置。
附图说明
图1多功能胃肠减压营养管外观
图2食管段及体外段横截面
图3胃段外观及横截面
图4肠段横截面
图5同时进行胃内减压和肠内营养支持
图中1.通外腔接口,2.通内腔接口,3.体外段,4.食管段,5.胃段,6.肠段,7.外腔,8.内腔,9.线形支撑结构,10.圆孔,11.凹槽,12.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在胃肠道手术中将多功能胃肠减压营养管(图1)肠段(图1-6)经鼻腔沿食管、胃、十二指肠置入空肠上段,体外段(图1-3)留于鼻腔以外,食管段(图1-4)位于食管及鼻咽腔内,胃段(图1-5)位于胃腔内,肠段(图1-6)位于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肠腔内,与外腔相通的体外接口(图1-1)接负压,因胃段外管壁上分布小孔,可进行胃内减压,与内腔相通的接口(图1-2)用于注入肠内营养液,营养液经管壁完整的内腔直接进入空肠腔进行营养支持,肠腔内若有潴留液体,可经凹槽(图1-11)导流至胃内吸出体外(图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凯;朱畅;杨雪菲,未经潘凯;朱畅;杨雪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61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