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路面管道口安全防护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62893.6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4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谷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通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14 | 分类号: | E01F15/1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4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面 道口 安全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面管道口安全防护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下管道(下水道、煤气管道或电线管道等)在维修时,维修人员一般采用警示牌或简易的布搭围栏将路面的管道口围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警示人们远离该区域的作用,但是由于警示牌容易移动、布搭围栏容易损坏,故还是会出现有人意外失足掉入地下管道中,造成人身生命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路面管道口安全防护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路面管道口安全防护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均由一立柱及分别设置在立柱两端一侧的两横杆组成,所述横杆的一端与立柱相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设有具有一通孔的连接端头,所述第一框架的立柱经连接组件与第二框架的立柱相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的两横杆的另一端经至少两根立杆和至少一对连杆与第二框架的两横杆的另一端围成一框体,相邻的两立杆由平行的两连杆连接起来,所述连杆的两端均设有具有一通孔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经通孔套设于立杆的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立杆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定位连接端头的定位凸台,所述立杆的两端均套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端头的固定套。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框架的立柱上的挂钩和设置在第二框架的立柱上的座孔。
进一步地,所述两横杆之间设置有加强纵杆。
进一步地,所述两连杆之间设置有加强纵杆。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的外侧包覆有带警示条纹的警示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路面管道口安全防护框的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便于运输和收藏;当其围住路面管道口时,可提醒人们远离该区域,防止有人意外掉入地下管道中,安全可靠;在其外侧包覆警示布,更为醒目且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立杆与连接端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第一框架的构造示意图。
图5为第二框架的构造示意图。
图6为挂钩与座孔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两连杆与加强纵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01-第一框架,102-第二框架,11-立柱,12-横杆,13-连接端头,14-立杆,15-连杆,16-定位凸台,17-固定套,18-挂钩,19-座孔,20-加强纵杆,21-警示条纹,22-警示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考图1~3,一种路面管道口安全防护框,包括第一框架101和第二框架102,所述第一框架101和第二框架102均由一立柱11及分别设置在立柱11两端一侧的两横杆12组成,所述横杆12的一端与立柱11相连接,可以是焊接或插接等,所述横杆12的另一端设有具有一通孔的连接端头13,所述第一框架101的立柱11经连接组件与第二框架102的立柱11相连接;所述第一框架101的两横杆12的另一端经至少两根立杆14和至少一对连杆15与第二框架102的两横杆12的另一端围成一框体,相邻的两立杆14由平行的两连杆15连接起来,所述连杆15的两端均设有具有一通孔的连接端头13,所述连接端头13经通孔套设于立杆14的端部。
参考图1~5,在本实施例中,该路面管道口安全防护框由第一框架101、第二框架102、三根立杆14以及两对连杆15组成一方形框体,其中相邻的两立杆14之间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的连杆15;所述立杆14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定位连接端头的定位凸台16,所述立杆14的两端均套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端头13的固定套17;所述横杆12的连接端头13与相邻连杆15的连接端头13共同套设于一立杆14的同一端部,两相邻的连杆15的连接端头13共同套设于另一立杆14的同一端部。
当然,该路面管道口安全防护框还可以由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两根立杆以及一对连杆组成一三角形框体,或者由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五根立杆以及四对连杆组成一六角形框体,但不局限于此,在此不再赘述。
参考图2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框架101的立柱11上的挂钩18和设置在第二框架102的立柱11上的座孔19,所述挂钩18可插入座孔19内以将第一框架101的立柱11与第二框架102的立柱11连接起来,操作方便,当然连接组件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连接结构,例如卡扣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通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通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628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防水流信号闸阀
- 下一篇:一种新型室外木塑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