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架式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9979.3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4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民;李宝成;胡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昊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3/00;F03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100068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架式 垂直 风力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架高的垂直轴风能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0亿千瓦,根据“十一五”规划,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和600亿千瓦时电量,203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和2000亿千瓦时电量。各国政府也十分重视风电产业的发展, 2001年以来,全球每年风电装机容量增长速度为20%~30%,仅2007年就增加了20 GW的风电装机容量,约合310亿美元。近十年来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年均增长率接近 30%,而中国近三年的风电装机年均增长率超过了70%,中国是目前全球风力发电增长最快的市场,风电行业在在当前全球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形势日趋严峻、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已逐渐成为一个发展空间巨大的朝阳行业。
目前,新型垂直轴风力机已日趋成熟,其发电成本比火电还低二成多的10000瓦风力机产品,其完全可以进一步发展1000千瓦以上的巨型风力机,以实现规模化推广,改变以火电为主的世界能源格局,大大缓解大气污染变暖的危害,在价格规律支配下,风能已有条件进行全面推广,从而替代火电成为新世纪的主要能源;然而垂直轴的风力发电系统受结构特点所限,其叶轮部分一般都贴近地面,而地面附近的风力相对较小且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秉承上述发展理念,提供了一种高架式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框架将垂直轴发电系统架高,解决了垂直轴的风力发电系统贴近地面的缺陷,能够利用高空高速且相对稳定的风能发电,发电效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架式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基座、外框架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所述的外框架搭建在基座上,所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高架于外框架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穹顶,所述穹顶盖装在外框架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的顶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升降梯,所述升降梯安装在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和基座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避雷针,所述避雷针安装在穹顶上,且连接有放电地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垂直轴叶轮组、机舱、小梯度切合发电机组和控制系统,所述小梯度切合发电机组和控制系统装置在机舱内,连接小梯度切合发电机组的垂直轴叶轮组装置在机舱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有:
1.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框架将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架高,利用高空中高速且相对稳定的风能发电,发电效率高。
2.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垂直轴的发电系统,具有垂直轴运行稳定的特点。
3. 本实用新型的外框架结构设计灵活,能够使用不同的地况,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座,2外框架,3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31垂直轴叶轮组,32机舱,33小梯度切合发电机组,34控制系统,4穹顶,5升降梯,6避雷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架式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包括基座1、外框架2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3,外框架2搭建在基座1上,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3高架于外框架2上,即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座1上搭建的外框架2将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3架高。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通过预埋的桩基将基座1固定于地面等基础面,基座1主要用于稳固和承重;将四组支架组成的外框架2(图示只显示出两组)搭建在基座1上,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3高架在外框架2的四组支架之间,且悬空设置,即装置在外框架2的中上部;在外框架2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3盖装穹顶4,加强框架结构的稳固性;在穹顶4上安装避雷针6,避雷针6连接放电地线;在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4和基座1之间设置升降梯5,便于操作者维护风电设备;其中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3包括垂直轴叶轮组31、机舱32、小梯度切合发电机组33和控制系统34,机舱32固定在外框架2上,小梯度切合发电机组33和控制系统34装置在机舱32内,垂直轴叶轮组31装置在机舱32上,垂直轴叶轮组31连接驱动小梯度切合发电机组33进行发电,控制系统34内设置有风速感应器、主轴转速感应器、电机发电量感应器和叶片角度控制器以及电机切离控制器、变角控制器、停车控制器、稳压控制器、整流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昊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佳昊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99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