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充气救生圈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9942.0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9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王盼;黄晓琳;白锴;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18 | 分类号: | B63C9/18;B63C9/15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充气 救生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中救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充气救生圈。
背景技术
炎热的夏季,去游泳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对于不会游泳或者不怎么会游泳的人来说,水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对于女性和儿童来说,很多都不会游泳,于是会选择救生圈,而传统的救生圈是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但是由于体积较大,携带不便。而对于男性来说,通常会由于很多原因例如:游泳圈图案样式、产品主要针对人群等原因,不愿使用游泳圈。另外,自认为会游泳的人群在自然界游泳时,几乎没有自我安全保护措施,更不会带上游泳圈等应急器具,同时调查表明男性或擅长游泳的人相比于女性与不会游泳的人,发生溺水事故的概率更高,这其中无疑潜在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719713Y,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名称为一种水上救生圈,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水上救生圈,包括环形浮体和保护膜,其中浮体还包括设置在浮体表面上用于抓握的手柄,由于采用了在浮体表面上设置抓握手柄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救生圈在救生时无法抓握且抛掷方向和落点难以控制的问题。其不足之处在于,体积较大,携带麻烦,浮力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救生圈体积较大,携带麻烦,浮力小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浮力大的自动充气救生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充气救生圈,包括环状气囊与起爆装置,所述起爆装置外层粘结固定在环状气囊外壁上、内层粘结在环状气囊内壁上,所述起爆装置内层设有空腔,起爆装置中间设有将空腔隔开为左空腔与右空腔的隔开装置,所述左右空腔分别装有能互相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的气体发生剂。在本技术方案中,起爆装置内层粘结固定在环状气囊内壁上,所述起爆装置内层设有空腔,中间设有将空腔隔开为左空腔与右空腔的隔开装置,左右空腔分别装有能互相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的气体发生剂,所用的气体发生剂为为叠氮化钠与硝酸铵,叠氮化钠与硝酸铵混合反应生成氮气、一氧化二氮与水蒸气,使得环形气囊充气变成救生圈。不需要使用救生圈时可以戴在手臂上或者腰部,当需要使用救生圈是,只需按下隔开装置,让分别装在起爆装置空腔内的2种气体发生剂混合反应,即可产生大量气体,起到救生圈的作用,平时戴在手臂或者腰部不嫌累赘,自有一种时尚风格,美观、简洁、大方,对于不爱使用救生圈的男性来说,既不会成为心理负担也不会成为使用负担。
作为优选,所述隔开装置由按压开关和若干塑料片组成,所述按压开关下端设有若干倒钩、按压开关中部设有通槽,所述塑料片穿过空腔接触环状气囊内壁,塑料片底部设有若干与倒钩相配的钩槽,塑料片中部设有孔,所述倒钩与塑料片之间存在空隙。在本技术方案中,隔开装置由按压开关和两片塑料片组成,按压开关下端设有2个倒钩,中部有个通槽,塑料片穿过空腔接触环状气囊内壁,塑料片底部有2个与倒钩相配的钩槽,塑料片中部有孔,当按下按压开关时,倒钩勾住钩槽,孔正对着通槽,2种气体发生剂混合进行反应,产生大量气体,气体通过倒钩与塑料片之间的空隙进入环状气囊内壁,从而使环状气囊变成救生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同于以往普通的救生圈设计,男女老少皆宜,不需要时佩戴,也不会成为游泳者的实际负担与心理负担,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结构简单,仅使用化学反应,工业制造方便,便于使用;外形美观,并无累赘部件,做到物尽其用,且能充分利用空间;环保,外壳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起爆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中,1、环形气囊;2、起爆装置;3、按压开关;4、空腔;5、倒钩;6、通槽;7、塑料片;8、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一种自动充气救生圈,包括环状气囊1与起爆装置2,所述起爆装置2外层粘结固定在环状气囊1外壁上、内层粘结在环状气囊1内壁上,所述起爆装置2内层设有空腔4,起爆装置1中间设有将空腔4隔开为左空腔与右空腔的隔开装置,所述左右空腔4分别装有能互相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气体的气体发生剂。隔开装置由按压开关3和若干塑料片7组成,按压开关3下端设有若干倒钩5、中部设有通槽6,塑料片7穿过空腔4接触环状气囊1内壁,塑料片底部设有若干与倒钩5相配的钩槽8,塑料片7中部设有孔,倒钩5与塑料片之间存在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99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