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尘式空心钻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8615.3 | 申请日: | 201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1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汉德;姚松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山剑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14 | 分类号: | B28D1/14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尘 空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心钻。
背景技术
在对一些脆性非金属材料(例如石墨、岩石等)进行钻孔时,必然会产生粉尘,通常可采用对钻头、钻孔处喷水冲尘,或在钻头外圈设置吸尘管道用吸风机除尘,都可以取得良好除尘效果,但对于钻孔深度较大时,由于钻削出的粉尘堵塞在深孔内会使阻力大增而使钻孔困难,因此常使用空心钢管顶端焊接合金刀片的空心钻,并在空心钻杆内通压缩空气,利用压缩空气将钻孔内钻削出的粉末喷出钻孔外,以利钻杆连续钻进。此法在我国石墨设备加工行业中已广泛采用(即将原始的枪钻原理移植到普通工业中)。虽然现场普遍采用在钻头外设置吸尘管用吸尘器吸尘,但由于钻杆内喷气压力大且集中,而吸尘口吸力小而分散,因而普遍除尘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除尘效果好的吸尘式空心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吸尘式空心钻,其特征是:包括空心钻杆,空心钻杆的头部装合金刀片,空心钻杆的后端设置与真空抽气机构相通的钻孔或槽。
所述真空抽气系统包括包裹在钻孔或槽部位的配气圈,配气圈与真空抽气管配合,在配气圈外设置压盖,配气圈与钻杆接触部位设置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除尘效果好;改变原先钻孔时将压缩空气由空心钻杆中心通入,由钻头冲出时将钻削粉尘从钻孔内吹出的流程,改为将钻屑粉尘吸进空心钻杆,再经钻杆被抽吸到后配的吸尘分离系统,实现既有利于连续钻进,又消除了粉尘污染;同时采用填料密封技术以 钻杆高速旋转时,套于钻杆外的配气圈不旋转,并实现不漏气以保证抽吸真空度。特别适用于非金属材料的深孔钻,例如石墨材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通过后配真空吸尘系统的吸尘式空心钻将原先由压缩空气通入空心钻杆内以便通过钻头处间隙将切屑(粉尘)吹出孔外,改为用真空将切屑由空心钻杆内吸入并由钻杆内抽吸到后配的真空分离系统。该空心钻在无缝钢管顶端焊接合金刀片1,将钻杆尾端焊接封堵不漏气,并在后部适当位置钻孔(或开槽)以便抽气;配气圈包裹在钻孔或槽部位,将焊有真空抽气管6 的配气圈5配合定位后,则钻杆轴心得到定位;利用配气圈5和压盖4上的螺纹,即可将套于钻杆2外的两件“O”形圈3或填料压紧,这样,在配气圈5、压盖4和“O”形圈3不旋转情况,实现钻杆高速旋转时密封不漏气,在钻杆钻削时因真空抽吸实现将切屑由空心钻杆内通过上述后部的钻孔(或开槽),及套于该处外部的配气圈,抽送到后配的吸尘分离系统。而配气圈5 则应与钻杆同步前进或后退,空心钻杆2 的外圆,后部需与配气圈5 内孔以很小的负公差实现动配合,而且起稳定轴心作用;而前端则可以是光壁,也可加工螺旋槽以加大通气截面积;钻杆前端的定心,可以采用深孔钻的刀片外缘定心,也可同时在钻杆前端焊(或镶)四条导向块定心。为保证可以由钻杆与钻孔间间隙抽进空气和防止钻杆与孔壁的磨擦,钻杆外圆必须小于刀片外圆,例如小1~2mm。当钻孔深度较大时,也可在钻杆某部位增设3~4 片导向块,以减小钻杆的振动。图中还有工件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山剑石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山剑石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86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