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地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4967.1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8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程义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义侠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637000 四川省南充***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装建材中使用的木地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地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持续升温,城镇新建住宅对地板等家装建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传统的实木地板一般是由生产缓慢、质地较硬、成本较高的优质原木制成的统一规格的长条形单片块。为了便于组合安装,单片块的一侧长边和一侧短边中设置有凹槽,另一侧长边和短边中设置有与凹槽相适应的凸块,通过相邻的单片块的凹槽和凸块的嵌配形成整块的地板。然而这种地板虽然弹性适中,但却存在以下缺陷:一,对优质原木的耗材量大,大致成本较高;二,膨胀系数大,且易翘曲易断裂,尤其是在温度或湿度稍有变化的环境下,就会发生扭曲变形;三,强度较差,尤其是凹槽与凸块部位极易损坏。
为解决实木地板的上述缺陷,目前业界研制出多层实木复合地板,其包括由胶合的面板层、芯板层和底板层,面板层通常为经三聚氰胺处理过的迭板层,芯板层通常为多层纹理纵横交错排列的原木切片经脲醛树脂粘涂、热压形成的整体板块,底板层通常为经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过的平衡防潮纸层。这种结构的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相对于传统的实木地板,提高了地板的强度和耐用性。
然而,上述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的每一个组块在平面上仍然是整体的结构,存在易翘曲变形的问题,尤其在安装有地热的房间内,其变形扭曲更加严重,并且其弹性不足,踩踏时的舒适感有所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地板,以解决现有的地板易翘曲变形的问题,同时通过提高其弹性,改善其踩踏时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地板,包括依次胶合的底板层、芯板层和面板层;
芯板层的两侧长边为复合板矩形条,两侧长边的复合板矩形条之间为多个互相拼接的矩形木块;
所述复合板矩形条由多层旋切单片胶合组成。
优选的,
所述芯板层的两面分别胶合有1~2层复合板。
优选的,
所述芯板层的一侧长边和一次短边中设置有凹槽,另一侧长边和短边中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适应的凸块。
优选的,
所述面板层为经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过的原木切片。
优选的,
所述面板层背向芯板层的表面上设置有耐磨纸层。
优选的,
所述面板层背向芯板层的表面上涂布有耐磨UV树脂或PV树脂。
优选的,
所述复合板矩形条为多层杂木旋切单片按同一木质纹理方向涂胶、组坯、热压、锯切形成的顺纹复合板矩形条;
所述复合板矩形条纹理方向与复合板矩形条的长度方向相同,且长度与复合地板长度一致。
优选的,
所述矩形木块为速生林材矩形木块,且厚度与复合板矩形条的厚度一致。
优选的,
所述底板层为经三聚氰胺树脂浸渍过的平衡防潮纸层。
优选的,
所述胶合中采用的胶为改性脲醛树脂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复合地板中,芯板层中包括了多个互相拼接的矩形木块,由于拼接的矩形木块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间隙和微沟槽,因此,能够在根本上解决了复合地板易翘曲变形的问题,即使安装在地热方案内,上述间隙和微沟槽也能保证地板的涨缩平衡。同时,该结构的芯板层并不是胶合的整体结构,因此其弹性较好,踩踏时具有适宜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复合地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的多层实木复合地板的每一个组块在平面上仍然是整体的结构,存在易翘曲变形的问题,尤其在安装有地热的房间内,其变形扭曲更加严重,并且其弹性不足,踩踏时的舒适感有所欠缺。
基于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地板,包括:
依次胶合的底板层、芯板层和面板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义侠,未经程义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4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