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珠扶正式恒压磨铣钻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3553.7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9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中;管恩东;李英;张勇;徐宏权;刘德斌;沈艳丽;李大伟;惠晓勇;李元杰;张伟;宋立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 |
主分类号: | E21B29/00 | 分类号: | E21B29/00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褚贵良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珠 正式 恒压磨铣 钻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开采用侧钻磨铣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滚珠扶正式恒压磨铣钻进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水井经常由于套损或者有落鱼而需要进行开窗侧钻或者磨铣施工,而在常规的钻进或者磨铣过程中,都是靠司钻或者作业机操作手在地面掌握钻压,由于井底情况复杂,操作人员往往不能正确的判断井下情况而造成压重过大等情况,这就容易导致钻进方向偏移和磨鞋、铣锥发生偏磨,甚至发生套管开窗,导致井下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滚珠扶正式恒压磨铣钻进装置,该装置实现了将上部钻柱的压重释放掉,避免了上部钻柱对磨铣工具的不稳定压重,提高了钻头、磨铣工具的使用寿命和防止发生各种偏磨事故。克服了现有钻进或者磨铣过程中靠司钻或者作业机操作手在地面掌握钻压易造成压重过大、钻进方向偏移和磨鞋、铣锥发生偏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珠扶正式恒压磨铣钻进装置,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上接头和下接头外壁上均通过压帽安装有滚珠,上接头与滑杆上端相连接,滑杆下端设计成六面柱体并安装在滑套内,滑套内腔为可与滑杆下端的六面柱体相配合的六面体内腔,使滑杆可在六面体内腔内自由滑动,滑套下端与下接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滑套的六面体内腔与滑杆下端的六面柱体相配合的方式,因而具有将上部钻杆的旋转扭矩传递到下部的功能,设计简单,操作方便;由于利用了滑杆和滑套的相对运动,因而可将上部钻柱的压重释放掉,避免了上部钻柱对磨铣工具的不稳定压重,提高了钻头、磨铣工具的使用寿命和防止发生各种偏磨事故,提高了侧钻和磨铣成功率和修井安全系数;由于采用了在上接头和下接头外壁上均通过压帽安装有滚珠的结构,因而防止了钻柱与套管壁或者井眼壁的磨蚀、避免钻头钻进方向的偏移和磨铣工具发生偏磨事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横剖面构造图。
图3为图1的B-B向横剖面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滚珠扶正式恒压磨铣钻进装置,包括上接头3和下接头6;上接头3和下接头6外壁上均通过压帽1安装有滚珠5,上接头3与滑杆4上端相连接,滑杆4下端设计成六面柱体并安装在滑套2内,滑套2内腔为可与滑杆4下端的六面柱体相配合的六面体内腔7,使滑杆4可在六面体内腔7内自由滑动,滑套2下端与下接头6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上接头3上部连接钻杆(或油管),下接头6下部连接设计的钻杆数量(或油管数量),在钻柱最下端连接钻头或者磨铣工具,本实用新型中心留有工作液循环通道,若是磨铣可以对鱼顶进行冲洗;钻头在钻进或者磨铣工具对落鱼进行磨铣时,本实用新型上部的钻柱只起连接和提供旋转扭矩的作用,不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压重,司钻或者作业机操作手靠观察指重表的指重变化对钻柱进行下放控制,因此在钻进或者磨铣的整个过程中,钻头或者磨铣工具上部的压重始终保持为本实用新型下部钻柱的压重,从而达到稳定钻压的目的。另外本实用新型上接头3和下接头6外壁上均通过压帽1安装有滚珠5,可以有效防止钻柱对套管或者井眼壁进行偏磨,从而进一步防止了钻头发生钻进偏移或者磨铣工具发生偏磨套管等事故。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35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