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机制丝绵片精炼或柔软后整理的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3234.6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7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盛家镛;戴香玲;成庆寿;王相林;谢天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化市大地蓝绢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C3/00 | 分类号: | D01C3/00;D01B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陆金星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机制 丝绵 精炼 柔软 整理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机制丝绵片精炼或柔软后整理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丝绵片是用下脚茧为原料,用丝绵机加工成丝绵片,精炼脱去丝胶、柔软浸泡、扯松纤维而成丝绵;其保暖性好,可供作被絮和衣絮之用。丝绵主要分为手工丝绵和机制丝绵2种,其中,机制丝绵的产量占整个丝绵总份额的比例日益增加并占主导地位。
现有的机制丝绵片的生产流程为:蚕茧—蚕茧去蛹—丝绵机加工制成丝绵片—清洗、脱水—精炼脱胶—浸泡丝绵片和清洗—柔软后整理—脱水—烘干—扯松加工成丝绵被胎。其中,精炼脱胶步骤采用的方法是:将丝绵片装入布袋中,然后将各个布袋叠堆在精炼池(水泥池或不锈钢圆筒)内,加入精炼剂通过蒸汽加热进行脱胶精炼。
然而,上述精炼脱胶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 由于多个布袋叠堆于精炼池中,在精炼过程中丝绵片会相互挤压,从而延长了精炼时间,有时往往会造成丝绵片局部精炼效果不佳,丝绵片会出现少量绵块和丝筋,影响丝绵片的质量;(2) 上述方法为了以使布袋中的丝绵片尽量与精炼液接触,需要工人不断地翻动布袋,这便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劳动强度较大;(3) 由于不停地翻动布袋,致使精炼液流失,因而精炼液的消耗量大,成本较高。
此外,柔软后整理工艺也同样存在上述情况。因此,开发一种用于机制丝绵片精炼或柔软后整理的辅助装置,以便节约人力,降低成本,并提高丝绵片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制丝绵片精炼或柔软后整理的辅助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机制丝绵片精炼或柔软后整理的辅助装置,包括底座、固设于底座中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周向均布有至少2个承载杆,各个承载杆上悬设有至少2个挂钩。
上文中,所述承载杆设于支撑柱的外侧面上,承载杆上设有挂钩,用来挂装装有丝绵片的布袋,承载杆和挂钩的数量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是在布袋便于挂装和卸下的前提下尽量多的设置承载杆和挂钩,以保证工作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设有提升部件。设置提升部件是为了便于整个辅助装置的移动,例如:利用行车吊住该提升部件,从而将整个辅助装置提起,实现其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挂钩的钩子上设有防脱结构。即可以使用现有的防脱挂钩,以防止布袋从挂钩上滑脱。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上均布有复数个通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柱呈管形,其侧壁上均布有复数个通孔。
上述底座和支撑柱上的通孔都是为了方便精炼液在整个辅助装置周围的流通和自动翻滚,从而实现对丝绵片的自动搅拌。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承载杆的下方设有第一承载板,并与承载杆构成第一层承载结构;第一承载板的下方依次设有第二承载杆、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杆,第二承载杆和第二承载板构成第二层承载结构,第三承载杆和底座构成第三层承载结构。即构成上中下三层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两层或多层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上均设有复数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需要精炼丝绵片时,直接将装有丝绵片的布袋挂装于挂钩上,然后将整个辅助装置连同丝绵片布袋一起浸泡于精炼池中;精炼脱胶一段时间后,将辅助装置取出,(移动和取出辅助装置可以利用驱动机构如行车通过辅助装置上的提升部件实现,从而实现自动化)再将丝绵片布袋从挂钩上取下即可。
柔软后整理方法与上述精炼过程近似。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得到了用于机制丝绵片精炼或柔软后整理的辅助装置,使用时只要将装有丝绵片的布袋直接挂装于承载杆的挂钩上,然后将整个辅助装置连同丝绵片布袋一起浸泡于精炼池中;精炼脱胶一段时间后,将辅助装置取出,再将丝绵片布袋从挂钩上取下即可,操作简便,避免了以往用人工翻动布袋操作,节约了人力,降低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在底座和支撑柱上均设置了通孔,因而精炼液可以通过通孔在整个辅助装置周围流通和自动翻滚,实现了对丝绵片的自动搅拌,使丝绵片能完全浸渍于精炼池中,使其充分脱胶,提高了精炼脱胶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因脱胶不完全而使丝绵片上产生绵块和丝筋,提高了丝绵片的质量。
3、本实用新型在支撑柱的顶部设置了提升部件,从而在移动和取出辅助装置时可以利用驱动机构(如行车)通过提拉提升部件来实现,从而实现了自动化,进一步节约了人力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化市大地蓝绢纺有限公司,未经兴化市大地蓝绢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32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水牵伸箱
- 下一篇:一种长轴工件电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