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2275.3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1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明;菅志军;姜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王漪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接头。
背景技术
石油测井仪器需要传递多种信号,对应地就需要有相适应的多股线缆。一般石油测井仪器的形状为细长轴,电子舱内线路板多为模块化。由于仪器结构及功能的模块化,除了线缆外,石油测井仪器还需要有多心接插件。当有多个模块、单元及各种多心接插件组合时,需要在仪器的骨架上留出多股线缆的走线等空间,会遇到走线、机械紧固等方面的连接问题。
现有的在骨架与骨架支架上采用的接头,为多心接插件预留了安装位置,这样就使得接插件暴露在外面,在使用时不可避免地容易发生磕碰从而容易导致接插件的损坏。另一方面,使用时由于振动等原因,接插件也容易脱落。
由此可见,现有的接头并不能够有效保护接插件,需要对此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石油测井仪器并不能够有效保护接插件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接头,包括:
截面为半圆环形的支架(1)上,在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相配套的光孔及螺纹孔,以及相配套的销钉孔和销钉套孔;在所述支架(1)的中心线的第一侧或者第二侧,含有下凹的安装平台(6);在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凹槽和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柱,以及穿透所述支架(1)弧形内外表面的槽(8)。
优选地,所述支架(1)在所述槽(8)与所述安装平台(6)之间的部位上,还设置有下凹部(9)。
优选地,在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光孔(21)和第二光孔(22),以及第一螺纹孔(31)和第二螺纹孔(32),所述第一光孔(21)和第二光孔(22)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1)的中心线的两侧,所述第一螺纹孔(31)和第二螺纹孔(32)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1)的中心线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孔(21)与所述第一螺纹孔(31)相配套,所述第二光孔(22)和所述第二螺纹孔(32)相配套。
优选地,在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销钉孔(41)和第二销钉孔(42),以及第一销钉套孔(51)和第二销钉套孔(52),所述第一销钉孔(41)和第二销钉孔(42)设置在所述支架(1)的中心线的第一侧,所述第一销钉套孔(51)和第二销钉套孔(52)设置在支架(1)的中心线的第二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销钉孔(41)与第一销钉套孔(51)相配套,第二销钉孔(42)和第二销钉套孔(52)相配套。
优选地,在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穿透所述弧形外表面的第一凹槽(71)和第二凹槽(72),在所述第一凹槽(71)或第二凹槽(72)的两侧,沿着所述支架(1)中心线平行的方向设置有第一凸柱(73)和第二凸柱(74);所述第一凹槽(71)和第一凸柱(73)相配合,所述第二凹槽(71)和第二凸柱(74)相配合。
优选地,该安装平台(6)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61)和第二安装孔(6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半圆环形机械接头较之现有的接头,能够有效保护接插件,并且使用时效率更高,大大方便了仪器的维护保养及测试需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半圆环形机械接头,其结构简单,使用时快速方便,可以快速实现机械及电子连接,适用于石油测井仪器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示意图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实物内表面的照片。
图4为图3所示实物外表面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半圆环形接头,在使用的时候,是一对接头配合在一起使用。两个半圆环形的接头通过销钉定位,并通过螺钉紧固。接插件在紧固到接头上时,需要为其留有一定的晃动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配合在一起使用的接头的主体结构是一样的,只是其中一个安装了插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示意图的A-A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实物内表面的照片,图4为图3所示实物外表面的照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22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包穿刺针组件
- 下一篇:条栅生态木组合扩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