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反烧多回程环保节能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2023.0 | 申请日: | 201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3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儒;常汝光;李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汝光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F24H1/46;F24H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王军;张亚军 |
地址: | 065206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反烧多 回程 环保 节能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反烧多回程环保节能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的立式汽、水锅炉结构上不合理,在运行过程中燃烧不完全,热效率低,耗材大,浪费能源,同时,环保性能差,不能自我消烟除尘,达不到国家要求的高效节能及环保标准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锅炉的不足,提供一种卧式反烧多回程环保节能锅炉,它在运行中燃烧充分,热效率高,节约能源和原材料。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卧式反烧多回程环保节能锅炉,包括:炉体,汽、水腔,进水管、汽、水出口,所述的炉体内的炉膛两侧设有对称水冷壁管,水冷壁管上部经过两侧管束烟道与汽、水腔连通,水冷壁管下部与左右集箱连通,炉膛内由水排管和下层炉排分隔为上燃烧室和下燃烧室;水排管为反“L”形,上部与汽、水腔连通,下部与前集箱连通,炉膛后面为水排管为反“L”形,上部与汽、水腔连通,下部与前集箱连通;炉膛后部设置中墙,中墙下燃烧室后下部设置烟口,上燃烧室通过水排管与下燃烧室连通,下燃烧室通过烟口依次与后部管束烟道、左右两侧管束烟道、前烟室、烟管束、后烟室连通,由后烟室至烟囱。
所述的左右两侧水冷壁管分别连通左右集箱,左右集箱连通前集箱,所述的前集箱通过两个下降管连通与汽、水腔;所述的汽、水腔上部分别设有检修孔,汽、水出口,安全阀口、仪表配置口和吊环;汽、水腔底部设置排污口;前集箱连通进水管。
下层炉排为固定式炉排或活动式炉排。
所述的上燃烧室设置投煤门,下燃烧室设置拨火门,下层炉排下部的烟灰室设置清灰门,后部管束烟道底部设置清灰门。
所述的前烟室、后烟室、维修孔、汽、水出口均设置法兰盘;所述的炉体、汽、水腔及法兰盘均设置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及空间小,它在小的空间内进行二次燃烧它燃烧完全,火焰由炉膛至烟囱经过多回程热交换,热效率高,排烟除尘效果很好。达到国家节能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5是汽水箱与集水箱连接结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下层炉排为活动式炉排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卧式反烧多回程环保节能锅炉,如图1-6所示,包括:炉体,汽、水腔1,进水管13、汽、水出口102,所述的炉体内的炉膛两侧设有水冷壁管10,两侧水冷壁管10上部分别经过左两侧管束烟道18、右两侧管束烟道17与汽、水腔1连通,两侧水冷壁管10下部分别与左集箱11、右集箱12连通,炉膛内由水排管3和下层炉排6分隔为上燃烧室和下燃烧室;水排管3为反“L”形,上部与汽、水腔1连通,下部与前集箱5连通,炉膛后面为水排管3为反“L”形,上部与汽、水腔1连通,下部与前集箱5连通;炉膛后部设置中墙16,中墙16在下燃烧室后下部设置烟口1601,上燃烧室通过水排管3与下燃烧室连通,下燃烧室通过烟口1601依次与后部管束烟道14、左右两侧管束烟道18、右两侧管束烟道17、前烟室2、烟管束104、后烟室4连通,由后烟室4至烟囱。
所述的左右两侧水冷壁管10分别连通左右集箱11、右集箱12,左右集箱连通前集箱5,所述的前集箱5通过两个下降管连通与汽、水腔1;所述的汽、水腔1上部分别设有检修孔,汽、水出口102,安全阀口103、仪表配置口101和吊环;汽、水腔1底部设置带阀的排污口105;前集箱5连通进水管13。
所述的下层炉排6为固定式铸铁炉排。
所述的上燃烧室设置投煤门7,下燃烧室设置拨火门8,下层炉排6下部的烟灰室15设置清灰门9,后部管束烟道14底部设置清灰门1401。
所述的前烟室2、后烟室4、维修孔、汽、水出口102均设置法兰盘;所述的炉体、汽、水腔1及法兰盘均设置保温层。所述的后烟箱处设置引风机。首先,升火时打开燃烧室的投煤门7,关闭下燃烧室拨火门8。
一、生火过程
1、引燃燃料后,间断的开启引风机,待燃料燃烧旺盛后,开始手工填煤,并适当拨火,并开始往反向燃烧室内填煤,调节平衡通风,使炉膛负压维持在2-3毫米水柱。
2、升火强度不宜增加太快,避免各部分因受热不均而产生过大的热应力,初次升火从冷炉到出水温度正常不得小于2小时。
二、正常运行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汝光,未经常汝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2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注汽锅炉改烧热煤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火力发电站的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