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正骨夹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1016.9 | 申请日: | 201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5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桐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桐言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正骨 夹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充气正骨夹板装置。
背景技术
夹板是用于对骨折骨伤患者提供固定支撑作用,使骨折部位快速塑型,减轻受伤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伤痛,保护防止骨折断端刺伤肌肉、神经、血管或器脏而引起疼痛、出血、甚至休克的发生。早在我国清代就有用竹条做成的“竹帘”,用小杉木板做成的“杉篱”固定四肢长骨干部位的实践。而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系列新的外固定材料和技术应用而生,特别是人工合成材料制成的夹板,如:玻璃纤维夹板、聚氨酯夹板、树脂夹板、可充气夹板等。这些夹板在取材、制作工艺及在力学原理灵活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临床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正骨夹板装置设计结构不合理,虽然能保护骨折伤员的腰椎、股骨的骨折部位,但是没有将装置夹板内的空气抽出或向夹板内充气的部分,不能根据病人伤势情况调节气囊气压,当医护人员需要向夹板内充气或从夹板抽气时,关键时刻找不到充气或抽气的器具,影响受伤人的伤势,严重时,造成受伤人员的生命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及时向装置充气或从装置抽气、根据伤员的伤势调节气囊气压的充气正骨夹板装置。
充气正骨夹板装置,包括:夹板主体和调节气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板主体打开时呈“品”字状,正反面上设有若干个气囊,其两侧边缘设有固紧带,空气泵6、调节阀4、通气口5组成调节气压部分,空气泵6通过调节阀4与设在上夹板1上部的通气口5连接。
所述的夹板主体由上夹板1下侧连通两个大小相同、相互对称且分离的下夹板3组成,上夹板1缠于伤员的腰椎部位,下夹板3缠于伤员的股骨部位。
所述的固紧带2、固紧带7上设有粘结两侧固紧带的粘扣8。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设有若干个气囊的夹板主体缠绕于伤员的腰椎和股骨部位,根据患者需要用空气泵6通过通气口5向夹板主体分布的气囊抽气或吸气,固定支撑患者受伤的部位达到其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夹板主体打开时呈“品”字状,对患者的受伤部位起稳固的固定、支撑作用,避免在移动患者过程中患者的再次受伤;2)由于夹板主体表面设有若干气囊,固定患者受伤部位时,患者无压迫感,血液流通,不影响患者的末梢循环,减轻患者的痛苦;3)由于设有空气泵6、调节阀4,随时随地向夹板主体分布的气囊里通过通气口5充气或抽气,根据患者伤势需要调节气囊气压,使用方便,救援患者及时。
附图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夹板1、固紧带2、下夹板3、调节阀4、通气口5、空气泵6、固紧带7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充气正骨夹板装置,包括:上夹板1、固紧带2、下夹板3、调节阀4、通气口5、空气泵6、固紧带7,其中夹板主体呈“品”状,两个下夹板3位于夹板主体中间的上夹板1的下侧,对称分布且相互分离,下夹板3在上夹板1下侧连通,上夹板1左右两侧分布有固紧带2,下夹板3的左右两侧分布有固紧带7,空气泵6通过调节阀4与设在上夹板1上侧的通气口5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救助伤员时,将上夹板1缠绕于患者的腰椎部分,用固紧带2上粘结两侧固紧带的粘扣8固定好后,然后将下夹板3从大腿内侧卷起翻到大腿的正上方后用固紧带7粘结两侧固紧带的固紧带的粘扣8固定好,根据患者需要用空气泵6通过位于上夹板1上侧的通气口5向上夹板1充气,气囊充满气体,如果气压太大,患者感觉不适时,调节调节阀4,用空气泵6通过通气口5抽出气囊里的气体,调节气囊气压,固定支撑患者的受伤部位,使骨折部位快速塑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桐言,未经刘桐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10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