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扩张式椎体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50285.3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5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剑;顾春平;金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张 式椎体 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椎内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临床用于治疗脊柱椎体病变用的椎体融合器。
背景技术
脊柱椎体病变主要包括颈椎、胸腰椎椎间盘退变、腰椎假关节、脊柱滑脱等疾病。目前治疗上述疾病主要采用减压融合术,该方法中往往需要采用一种植入式治疗装置——椎体融合器,用椎体融合器来替代病变部分,并与脊柱融合。椎体融合器通过其外部结构将椎体撑开,以便恢复生理弧度和高度。目前所用的椎体融合器的结构为:融合器本体,融合器本体的头部呈外凸的弧形,融合器本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防滑齿,融合器本体中沿横向设置有通孔。其中,融合器本体的上、下表面的防滑齿用来与位于融合器上、下的椎体分别咬合。上述结构的椎体融合器高度固定,而人体的椎间高度会因人而异,在手术中医生无法通过调节椎体融合器的高度来适合不同患者的不同椎间高度,从而无法使椎体融合器完全适应人体的椎间高度和生理弧度,影响了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是提供一种能调节自身高度从而能适应不同椎间高度的扩张式椎体融合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扩张式椎体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融合器本体头部呈外凸的弧形,融合器本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防滑齿,融合器本体中沿轴向设置有通孔,所述的融合器本体头部上设置有槽口,槽口将融合器本体头部分成两瓣,所述的通孔中设置有能将槽口撑开的撑顶机构,所述的撑顶机构的结构为:撑块,撑块上设置有锥形头部,锥形头部与通孔上的锥度段相配合,所述的锥度段与槽口直接相通,撑块的底部连接有椎钉,所述的椎钉通过螺纹与通孔的内壁配合连接,融合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调节孔,通过调节孔能将椎钉沿通孔内壁向内拧进或向外拧出,向内拧进时椎钉推动撑块使锥形头部撑开槽口,向外拧出时,椎钉拉动撑块使锥形头部退出槽口。
进一步地,前述的扩张式椎体融合器,其中,所述的撑块与椎钉的具体连接结构为:撑块中设置有空腔,椎钉的头部伸入到空腔中,椎钉的头部设置有卡槽,空腔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卡块,所述的卡块卡在卡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设置了能将槽口撑开的撑顶机构,在进行手术时,医生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椎间高度将槽口撑开到适当位置,调整了扩张式椎体融合器的高度,从而达到完全满足人体的椎间高度和生理弧度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扩张式椎体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扩张式椎体融合器,包括融合器本体1,融合器本体头部4呈外凸的弧形,融合器本体1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防滑齿2,融合器本体1中沿轴向设置有通孔3,所述融合器本体头部4设置有槽口41,槽口41将融合器本体头部4分成两瓣,所述的通孔3中设置有能将槽口41撑开的撑顶机构,所述的撑顶机构的结构为:撑块5,撑块5上设置有锥形头部51,锥形头部51与通孔3中的锥度段31相配合,所述的锥度段31与槽口41直接相通,撑块5的底部连接有椎钉6,所述的椎钉6通过螺纹与通孔3的内壁配合连接,融合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调节孔7,通过调节孔7能将椎钉6沿通孔3内壁向内拧进或向外拧出,向内拧进时椎钉6推动撑块5使锥形头部51撑开槽口41,向外拧出时,椎钉6拉动撑块5使锥形头部51退出槽口41。所述的撑块5与椎钉6的具体连接结构为:撑块5中设置有空腔52,椎钉6的头部伸入到空腔52中,椎钉6的头部设置有卡槽61,空腔52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卡块53,所述的卡块53卡在卡槽61内。
手术时,将扩张式椎体融合器植入需要撑开的上、下椎体间,然后根据椎间高度开始调节融合器本体1的高度。利用拧动工具通过调节孔7将椎钉6沿通孔3内壁向内拧进,卡槽61远离锥形头部51的一侧顶住卡块53,将撑块5向靠近槽口41的方向推动,锥形头部51进入到槽口41中并撑开槽口41,融合器本体1的高度逐渐变高,直至调整到适合的高度时为止。这样扩张式椎体融合器就可达到完全满足人体的椎间高度和生理弧度的要求。如果觉得槽口41一下子撑得太高,可以利用拧动工具通过调节孔7将椎钉6沿通孔3内壁向外拧出,卡槽61靠近锥形头部51的一侧紧卡住卡块53,将撑块5向远离槽口41的方向拉动,锥形头部51慢慢退出槽口41,融合器本体1的高度逐渐变低,直至调整到适合的高度时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设置了能将槽口撑开的撑顶机构,在进行手术时,医生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椎间高度将槽口撑开到适当位置,调整了扩张式椎体融合器的高度,从而达到完全满足人体的椎间高度和生理弧度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50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