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整联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8858.9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1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冯玉泉;赵亮;冯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纪兴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64 | 分类号: | F16D3/64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整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轴器,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调整联轴器。
背景技术
联轴器主要是用来联接不同的两根轴,使之共同旋转。联轴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如图1所示为现有联轴器结构示意图。图中主动轴54通过键槽与主动轴套50连接,从动轴43与从动轴套40连接。主动轴套50包括右链条51和右轴套52,右链条51套装在右轴套52上。从动轴套40包括左链条41和左轴套42,左链条41套装在左轴套42上。左链条41和右链条51连接在一起,这样实现主动轴套50与从动轴套40连接。这种联轴器,由于左链条41和右链条51之间可以水平晃动,这样便于从动轴43与主动轴54安装时自动调整导正,以保持相互平行。但是,这种联轴器连接后,从动轴43与主动轴54便很难分离,实际自动调整幅度较小,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调整联轴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调整联轴器包括第一轴套、弹性件、第二轴套,弹性件设置在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之间,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相互卡接在一起,第二轴套通过弹性件带动第一轴套旋转,第二轴套中心位置设置有容纳主动轴的孔,第一轴套中心位置设置有容纳从动轴的孔。
所述第一轴套均匀分布有凸起。
所述弹性件中心位置设置有孔,弹性件四周均匀分布有齿。
所述第二轴套中心位置设置有孔,第二轴套均匀分布有凸台,相邻凸台之间存在空隙。
齿与凸台之间存在间隙。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联轴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结构简单,可以实现相连轴之间的导正与自动调整,实际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所述的现有联轴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调整联轴器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调整联轴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调整联轴器的第一轴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调整联轴器的弹性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调整联轴器的第二轴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调整联轴器的弹性件与第二轴套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第一轴套、11—孔、12—凸起、20—弹性件、21—孔、22—齿、23—间隙、30—第二轴套、31—孔、32—凸台、33—空隙、40—从动轴套、41—左链条、42—左轴套、43—从动轴、50—主动轴套、51—右链条、52—右轴套、53—键槽孔、54—主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为背景技术所述的现有联轴器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联轴器包括从动轴套40和主动轴套50。主动轴54通过键槽与主动轴套50连接,从动轴43与从动轴套40连接。主动轴套50包括右链条51和右轴套52,右链条51套装在右轴套52上。从动轴套40包括左链条41和左轴套42,左链条41套装在左轴套42上。左链条41和右链条51连接在一起,这样实现主动轴套50与从动轴套40连接,从而最终实现从动轴43与主动轴54的连接。由于左链条41和右链条51之间可以相对水平晃动,这样便于从动轴43与主动轴54安装时自动调整导正,以保持相互平行。但是,这种联轴器连接后,从动轴43与主动轴54便很难分离,实际自动调整幅度较小,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要。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调整联轴器结构分解图,图3为其安装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调整联轴器包括第一轴套10、弹性件20、第二轴套30。弹性件20设置在第一轴套10与第二轴套30之间,第一轴套10与第二轴套30相互卡接在一起。当第二轴套30转动时,通过弹性件20带动第一轴套10旋转。如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轴套10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件20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轴套30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轴套10中心位置设置有孔11,孔11用于容纳从动轴43。在第一轴套10边缘内侧,均匀分布有若干凸起12,凸起12用于与弹性件20、第二轴套30卡接。
如图5所示,所述弹性件20为弹性材料制成,通常为橡胶材料制成。弹性件20中心位置设置有孔21,用于容纳从动轴43和主动轴54。弹性件20四周均匀分布有若干齿22。当主动轴54通过联轴器带动从动轴43转动时,齿22保证第一轴套10与第二轴套30弹性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纪兴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淮南纪兴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88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阀门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熔附特种材质的液压缸的支撑及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