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救灾防护雨衣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8050.0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6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易杨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杨颖 |
主分类号: | A41D3/04 | 分类号: | A41D3/0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救灾 防护 雨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衣,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救灾防护雨衣。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不断,特别是在台风、洪灾、冰雹等恶劣气侯条件下实施救灾,由于风雨较大,水势汹涌,天气湿冷。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一般的雨衣只具有防雨功能,湿冷雨水还是会渗透入雨衣内,造成救灾人员全身淋湿,从而使救灾人员体温下降,身体受寒,动作受限,无法全力参与救灾工作;此外在水势湍急的情况下,救灾人员既要穿上雨衣又要穿上救生衣,操作繁琐,在当时的情况下,时间不允许。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多样的多功能救灾防护雨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开襟式雨衣本体及一体式连接的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救灾防护雨衣由外至内依次由雨衣本体、充气泳衣和电热衣组成,所述的雨衣本体胸腔部位内侧可拆卸连接有充气泳衣,所述的充气泳衣与电热衣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用雨衣、救生衣及电热衣的组合,可使救灾人员在台风天气、洪灾、冰雹等恶劣气侯条件下实施救灾,既能防止溺水又能在湿冷天气下保持体温,对救灾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间接提高了救灾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雨衣本体设置有一电源放置袋,所述的电热衣包括电热衣本体,该电热衣本体由外层与里层组成,均为防水材料,外层和里层间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的电热衣本体还外接有电源接头及电热衣温控器,电源接头、电热衣温控器、电热丝及电源串联构成回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此电热衣,结构简单,成本低,加热见效快,运用了温控器,可调节电热衣的温度,便于救灾人员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雨衣下裙摆设有一与之连接的充气密封圈,所述的充气密封圈与雨衣之间设有凹槽,所述的充气密封圈还设置有导流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充气密封圈的结构,该雨衣下摆撑开,当雨水顺着雨衣往下流时,该充气密封圈与雨衣间的凹槽可将水收集,顺着充气密封圈上的导流出口,将水从救灾人员的两翼排出,减少流下来的雨水淋湿裤脚的概率。
本实用新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汇水槽由充气密封圈与雨衣本体之间的间隙构成,所述的导流出口横向贯穿充气密封圈,导流出口与充气密封圈间相对隔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充气密封圈上设置导流出口,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便于雨衣流出。
本实用新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雨帽内侧可拆卸连接有充气软垫头圈,所述的雨衣本体头颈部位内侧设置充气头枕,所述的雨衣衣袖包括上臂衣袖和下臂衣袖,所述的上臂衣袖与下臂衣袖可拆卸连接,雨衣本体上臂衣袖可拆卸连接有充气软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头部设置软垫头圈,及在头颈部位设置充气头枕,可保护救灾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在该恶劣情况下被利器伤害而致昏迷,并能保持头部的温度;在手臂上设置软垫,防止手臂关节在外力作用中致伤,可在洪水中增加自身的浮力,当救灾人员不需要雨衣下臂衣袖时,可将其拆下。
本实用新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雨衣本体设置有存物袋,所述的存物袋内还设置有内置袋,该内置袋袋口设置有凹凸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救灾人员可带足救灾所需的物品,通讯设备或信号物品可通过凹凸扣将内置袋封闭,起到双重防水的作用。
本实用新更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雨衣胸襟及背部设置有反光警示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救灾人员在台风、雨水天气里,能使照射在雨衣上的灯光反射光线,警示对方注意安全,增加自身的安全系数。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热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拆卸连接均为拉链或阴阳贴连接,该多功能救灾防护雨衣包括开襟式雨衣本体3及一体式连接的雨帽2,所述的多功能救灾防护雨衣由外至内依次由雨衣本体3、充气泳衣9和电热衣10组成,所述的雨衣本体胸腔部位内侧可拆卸连接有充气泳衣9,所述的充气泳衣9与电热衣10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杨颖,未经易杨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80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流工程教学实验系统
- 下一篇:防尘式门体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