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手机卡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7158.8 | 申请日: | 201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1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俞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手机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卡贴。
背景技术
在我们国内,手机卡根据使用的网络和手机形式分成以下几类:
1.按运营网络来分,使用GSM网络的手机卡称为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使用CDMA网络的手机卡称为UIM卡(Us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使用PHS网络的手机卡称为PIM卡(Personal Identity Module个人识别模块)。
2.按手机卡外形来分,有2FF卡和3FF卡,2FF卡是标准尺寸的手机卡,外形尺寸为15×25mm;3FF卡(又称MICRO SIM卡)是一种更小尺寸的手机卡,外形尺寸为12×15mm,目前在苹果公司的IPONE手机上应用的比较多。
一般情况下,手机卡的功能是在出厂时就内置好了的,如果想要增加一些特定的应用,必须在出厂前就预制好相关程序,实现起来不太灵活。现在有一些运营商、金融服务提供商,希望能通过手机卡卡贴,更灵活地为其自有客户的手机上增加新的功能,从而产生了对手机卡卡贴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手 机卡贴,其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超薄手机卡贴,大小与手机卡匹配,其包括一芯片部分及一软板,该软板与手机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芯片部分的整体厚度小于300um,且其包括一硅片层,该硅片层一侧覆盖一保护层,另一侧通过若干触点电性连接所述软板,且所述硅片层与软板间夹覆一重新分布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软板为柔性电路板,且其厚度小于120u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特征,所述触点为锡球或导电柱。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不同的外形设计,适用于2FF卡和3FF卡,兼容各种运营网络,而且可靠性和兼容性都比常规产品很大提高,且产品厚度薄,可靠性高、产品结构精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超薄手机卡贴,大小与手机卡匹配,可做成2FF卡及3FF卡大小相同尺寸,其包括一芯片部分及一软板,该软板与手机卡电性连接。芯片部分的整体厚度小于300um,且其包括一硅片层2,该硅片层2一侧覆盖一保护层1,该硅片层2通过若干触点电性连接软板5,且硅片层2与软板5间夹覆一重新分布层3。软板厚度小于120um。本实施例 中,软板5为柔性电路板且触点层4为锡球或导电柱,可以适应不同的软板连接需求。
手机卡卡贴是一种厚度很薄的产品,贴在手机卡上以后,再插入手机,则手机上会出现设计的新增菜单。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芯片部分的整体厚度小于300um,软板5厚度小于120um,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厚度在0.4mm以下(包含0.4mm)。手机卡贴上卡贴后能正常、可靠地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手机卡卡贴,在可靠性方面,采用GB/T 17554.3(ISO/IEC10373-3)中定义的机械强度测试方法----三轮测试,可以达到8-15N的机械强度。
但是,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71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装置
- 下一篇:一种RFID读写器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