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破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43648.0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5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3/28 | 分类号: | A47K3/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破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浴设备,尤指一种真空破除器。
背景技术
淋浴用出水装置如花洒、莲蓬头在淋浴结束后,其水路内会存有余水,如果不及时排空,一段时间后出水装置中的余水会发生变质,在供水管路断水而发生负压状况时,出水装置中的余水会倒流至供水源中,变质的水可能会流入到其它管路中,如饮用水管路,因此会存在不卫生、不健康的隐患。
针对上述不足,目前出现了防回流止逆阀安装于花洒的供水管路中,其可以防止花洒腔中的余水回流至供水源中,从而保证供水源的卫生。
授权公告号为CN201348073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即公开了一种防回流止逆阀,该防回流止逆阀安装于花洒软管的接头中,其包括阀盖、阀座、阀芯及弹性件,该阀芯及弹性件活动的设置于阀座与阀盖形成的阀腔中,该阀芯包括一硬质支撑架及固定在支撑架前后部的软胶封垫,两封垫分别活动封堵阀盖的通孔及阀座的泄水孔。该防回流止逆阀存在下述不足之处:
1. 只能配合花洒软管使用,不能应用到其他出水装置上,而且对于花洒软管也必需改变结构才能配合该防回流止逆阀。针对这一点,很多防回流止逆阀存在这一缺陷。
2. 其阀芯支撑架前后两侧的封垫是连动的,也就是说,该阀芯要么封堵在阀盖的通孔,要么封堵在阀座的泄水孔,当水压不足的时候,甚至出现通孔与泄水孔同时开启。当阀芯封堵在阀盖的通孔上时,泄水孔始终开启,这样难免会有污物从泄水孔进入,从而污染花洒水路。当通孔与泄水孔同时开启时,当花洒出水的同时,还不断从泄水孔中泄水,这样将进一步降低出水水压,影响淋浴效果。因此该防回流止逆阀在实际使用时存在缺陷,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独立结构的真空破除器,其无需改变现有出水装置的结构即可方便安装,且其防回流及泄水相互独立,彼此不受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真空破除器,包括壳体、下盖、垫块、弹簧及垫片;该本体上设有进水接头,其内形成有进水腔;该下盖上设有出水接头,其内形成有出水腔;该本体及下盖组合后形成容置腔,该本体相对容置腔处设有过孔,该下盖相对容置腔处设有通孔;该垫块及弹簧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垫块在弹簧的抵顶下封堵于所述过孔上;所述容置腔侧壁位于所述通孔外围设有溢水孔,所述的垫片活动封堵于该溢水孔上。
所述的垫块为球头垫,即该球头垫与所述过孔的接触处为球面,所述的过孔与该球头垫的接触面则为斜面。
所述的垫片相对所述溢水孔一侧设置有两圈环形凸肋,两圈环形凸肋分设在所述溢水孔的两侧。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1.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个结构独立的真空破除器,该真空破除器的进水端及出水端分别设置了进水接头及出水接头,该接头可以是淋浴设备相应部位的标准接头,因此可以任意将其设置在淋浴出水装置的进水管路上,不需改变现有出水装置或淋浴设备的结构,即可将该真空破除器应用在各种出水设备上。
2. 防止水倒流的垫块以及泄出残留水的垫片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结构,两者不会出现同时被开启的现象,因此不会出现一边出水一边泄水。此外,当出水管路中的残留水被泄出之后,垫片可以自然盖住溢水孔,防止污物进入管路内。
3. 所述的垫片下方可以设置两圈环形凸肋,对下盖的溢水孔形成局部密封,对垫片的加工要求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常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通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残留水排除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上墙进水的花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下墙进水的花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有花洒及顶喷的淋浴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真空破除器,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的真空破除器1包括壳体10、下盖11、垫块12、弹簧13及垫片14。其中:
所述的本体10上设有进水接头101,其内形成有进水腔15。所述下盖11上设有出水接头111,其内形成有出水腔16。该本体10及下盖11组合后形成容置腔17。该本体10相对容置腔17处设有过孔102,该下盖11相对容置腔17处设有通孔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436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原材料的清洗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