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推流环式改良厌氧、缺氧、好氧氧化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7831.X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3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奋毅;郭文方;蒲宇;游清红;熊晓景;陈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流环式 改良 缺氧 氧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特指一种能耗低、曝气均匀、除磷脱氮效率高的推流环式改良厌氧、缺氧、好氧氧化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工艺就是对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各种经济、合理、科学、行之有效的工艺方法。
目前,大中型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装置,在处理污水时以曝气氧化沟为核心,在去除有机污染物时,可一并达到除磷或脱氧或除磷脱氧的目的。曝气氧化沟处理污水工艺属于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法的一种,实质是向污水中充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被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吸收,微生物在生长的过程的同时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一般的曝气氧化沟都是在氧化沟内设置有一垂直于水面的水墙或分隔板,使氧化沟内的污水是在水平回路中循环流动,该循环流动方式会导致污水流动不均匀,影响污水处理的进度。氧化沟的曝气设备一般为曝气转刷和曝气转盘,这两种曝气设备都存在能耗高、曝气不均、氧转移效率不高等缺陷。转刷的浸没深度为250-300mm,转盘的浸没深度为480-530mm。与氧化沟水深(3.0-3.6m)相比,转刷只占了水深的1/10-1/12,转盘也只占了1/6-1/7,因此造成氧化沟上部流速较大(约为0.8-1.2m,甚至更大),而底部流速很小(特别是在水深的2/3或3/4以下,混合液几乎没有流速),致使沟底大量积泥(有时积泥厚度达1.0m),大大减少了氧化沟的有效容积,降低了处理效果,影响了出水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耗低、曝气均匀、除磷脱氮效率高的推流环式改良厌氧、缺氧、好氧氧化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推流环式改良厌氧、缺氧、好氧氧化沟,包括一反应池,所述的反应池上方安装有一固定装置,于反应池中固定安装有一水平隔板,其中,固定装置与水平隔板固定相接;所述的水平隔板上安装有潜水推进器,于潜水推进器方向安装有管式曝气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平隔板上方设置安装有多数个均匀排布的所述的管式曝气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一基座、固定安装于基座侧边的导轨、安装于基座上的支架和步进电机,其中,导轨与水平隔板固定相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架上安装有滑轮和钢线,其中,钢线末端与潜水推进器固定相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平隔板的宽度与反应池等宽,其长度比反应池长度短。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潜水推进器末端与导轨活动相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氧化沟设置安装有一垂直于水面的隔板,其中,该隔板末端与氧化沟底部紧密相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氧转移效率高:推流环式改良厌氧、缺氧、好氧氧化沟的混合液在上下层中不断“循环回流”连续流动,流道较长,氧气得到充分混合,不需鼓风机鼓风,跟鼓风量相比,降低10%,能耗降低15%。
2、出水水质稳定,效果好:推流环式改良厌氧、缺氧、好氧氧化沟的立体循环流动以及管式曝气器充分均匀曝气,使整池达到理想混合状态,并帮助提高了整套工艺系统的充氧效率,能调整溶解氧量达到生物除磷脱氮的目的,出水效果很好。
3、占地面积小:日处理量为5000屯左右的污水厂,传统氧化沟占地面积约为400m2,而推流环式改良厌氧、缺氧、好氧氧化沟占地仅为250m2,大大减少了征地费用。
4、投资节省:传统氧化沟存在土建死角,这些死角得不到有效利用,而推流环式改良厌氧、缺氧、好氧氧化沟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在占地面积相当的情况下,增大了有效利用容积,故土建成本较低。
5、本实用新型推流环式改良厌氧、缺氧、好氧氧化沟的结构紧凑,构造简单,以便于运行操作于维护,人工要求少,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固定装置 11基座 12导轨 13支架
14钢线 2水平隔板 3管式曝气器 4潜水推流器
5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78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