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收线工字轮定位顶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36576.7 | 申请日: | 201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2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赖银燕;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53 | 分类号: | B65H54/553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孙海英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收线 工字轮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箱拉丝机,具体地指一种水箱拉丝机的收线工字轮定位顶紧装置。
背景技术
切割钢丝水箱拉丝机收线工字轮安装通常采用的是单轴悬臂式,由于切割丝行业需要采用较大尺寸的收线工字轮,这种收线工字轮的单轴悬臂式定位方式使得收线操作工人劳动强度较大,所以切割丝行业收线工字轮更适合采用两端定位顶紧方式。
目前,收线工字轮定位顶紧装置一般采用全钢定位顶紧装置,该装置是在旋转轴上设置定位刚形体,收线工字轮直接安装在定位刚形体上。该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整个装置没有设置变形吸振元件,收线工字轮与其定位刚形体的同轴度较低,在高速收线过程中,定位刚形体与收线工字轮由于存在相对运动而产生异响和噪音。此外,该装置对收线工字轮的定位刚形体加工要求偏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收线工字轮定位顶紧装置,提高收线工字轮与定位装置的同轴度,解决收线工字轮工作过程中出现异响和噪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收线工字轮定位顶紧装置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上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滑套,所述右支架上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套。所述滑套和固定套内分别设置有旋转轴及其组件,所述两侧旋转轴的相对应端部分别设置有定位钢骨架。所述定位钢骨架上设置有定位凸缘,所述定位钢骨架位于定位凸缘的内侧设置有弹性体安装槽,所述弹性体安装槽内设置有定位弹性体。所述左支架的外侧设置有顶紧气缸,所述顶紧气缸的活塞端通过连接板与滑套固连。所述滑套与左支架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收线工字轮的安装和定位,所述定位钢骨架的弹性体安装槽内侧设置有定径段,所述定径段的端部设置有引导段。
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弹性体的收线轮安装面为圆锥过渡面,从定径段至定位凸缘方向逐渐增大。作为优选地,所述收线轮安装面的圆锥过渡面的轮廓线倾角为43~4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设计的收线工字轮定位顶紧装置通过定位钢骨架与定位弹性体的配合,且使定位弹性体的收线轮安装面从定径段至定位凸缘方向逐渐增大,使收线工字轮在顶紧气缸的作用下,与定位弹性体充分接触,收线工字轮与定位钢骨架的同轴度高,收线工字轮定位可靠;定位弹性体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吸振能力,可以避免收线工字轮和定位钢骨架相对运动产生的噪音和异响;由于定位弹性体能够纠正一定的定位偏差,定位钢骨架的加工难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线工字轮定位顶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左支架处的局部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定位钢骨架和定位弹性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中所示的收线工字轮定位顶紧装置,包括左支架1和右支架5,左支架1上设置有滑套7,滑套7与左支架1滑动配合,右支架5上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套8。滑套7和固定套8内分别设置有旋转轴6及其组件,两侧旋转轴6的相对应端部分别设置有定位钢骨架2,定位钢骨架2与旋转轴6过渡配合。定位钢骨架2上设置有定位凸缘2a,定位钢骨架2位于定位凸缘2a的内侧设置有弹性体安装槽2b,定位钢骨架2的弹性体安装槽2b内侧设置有定径段2c,长度为3~5mm,其外径保证与收线工字轮9的定位内径单面间隙为0.03~0.05mm。定径段2c的端部设置有引导段2d。
弹性体安装槽2b内设置有定位弹性体3,定位弹性体3为聚氨酯弹性体,与定位钢骨架2整体浇注。定位弹性体3的收线轮安装面3a为圆锥过渡面,从定径段2c至定位凸缘2a方向逐渐增大,收线轮安装面3a的圆锥过渡面的轮廓线倾角为43~45°。
左支架1的外侧设置有顶紧气缸4,顶紧气缸4的活塞端4a通过连接板11与滑套7固连。
实际操作中,先将收线工字轮9的一端安装于右侧旋转轴6的定位钢骨架2上,顶紧气缸4的活塞端4a推动滑套7沿左支架1向右滑动,带动左侧的旋转轴6,将左侧的定位钢骨架2推入收线工字轮9的另一端并顶紧,实现收线工字轮9的准确定位。驱动轮10接收动力,从而实现收线工字轮9的旋转收线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江航天江北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65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油雾化共轴配风转杯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LED开关电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