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手电筒控制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35460.1 | 申请日: | 2011-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1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陈细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细忠 |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600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手电筒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LED手电筒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一般的手电筒,只能实现开和关的功能,无法适合一些特殊场合,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手电筒控制电路,能够实现LED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LED手电筒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三个与手电筒开关相连的触点: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一控制芯片相连,所述第一控制芯片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触点与第二控制芯片相连,所述第二控制芯片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二触点与第三触点并联,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一控制芯片之间串联第一二极管,第一电容一端连接在第一二极管负极和第一控制芯片之间,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一端连接在第三二极管负极和第二控制芯片之间,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第一线圈一端与第一控制芯片相连,另一端连接第二电容并接地,第二线圈一端与第二控制芯片相连,另一端连接第四电容并接地,第一发光二极管一端连接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电容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控制芯片上,第一、二、三电阻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一控制芯片之间,另一端分别接地;第二发光二极管一端连接在第二线圈和第四电容之间,另一端连接在第二控制芯片上,第四、五、六电阻一端连接在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控制芯片之间,另一端分别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控制芯片为COMS降压恒流驱动器,型号是LN2401。
LED手电筒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之后,能够实现LED发光二极管之间的切换,使两个发光二极管交替发光、全灭或全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LED手电筒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LED手电筒控制电路包括:第一触点A1、第二触点A2和第三触点VIN,第一二极管D10正极与第三触点VIN和第二触点A2相连,负极连接在控制芯片U1上,第一电容C1连接在第一二极管D10和控制芯片U1之间并且接地,第一线圈L1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1上,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与控制芯片U1相连,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一端分别连接在发光二极管D1和控制芯片U1,另一端分别接地。第二二极管D3正极与第三触点VIN和第一触点A1相连,负极连接在控制芯片U2上,第二电容C3连接在第二二极管D3和控制芯片U2之间并且接地,第二线圈L2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2上,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与控制芯片U2相连,电阻R4、电阻R5和电阻R6一端分别连接在发光二极管D1和控制芯片U1,另一端分别接地。LED手电筒的开关是个3开一关的开关,其中有一直脚是固定的,按动手电筒的开关时,开关分别跟第一触点A1、第二触点A2和第三触点VIN导通,A1为LED手电筒的尾灯、A2为LED手电筒前面反光杯的灯,第三触点VIN是连接尾灯和前灯的一根导线,接通VIN就可以使两个灯都亮。控制芯片U1、U2的型号是LN2401,LN2401是一款由基准电压源、振荡电路、比较顺、PWM/PFM控制电路等构成的CMOS降压恒流驱动器。利用PWM/PFM自动切换控制电路达到可调占空比,具有全输入电压范围(2.0V-6V)内的低纹波、高效率和大输出电流等特点。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细忠,未经陈细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35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串联轴向式双挡板粗粉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农用机械





